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国酒茅台保持量价平衡 糖酒会品
·酒企与银行之间发生了什么?盘点
·仰韶精神,引领豫酒崛起之路
·四中全会对酒业的十大影响:茅五
·前三季增6% 川酒初现企稳迹象
推荐文章
·温州啤酒进口量同比激增8倍
·茅台系列酒“混改” 引资首选大
·劲酒加大市场投入 新品牌豪言卖
·呼和浩特:白酒的红火日子一去不
·山东省白酒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在
最热文章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大师、首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百威成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 啤酒二氧化碳的控制措施
·联想控股全面披露酒业布局 “丰
·重庆:餐馆出售自制酒最高罚5万
旗帜广告位
内“忧”外“进” 中国白酒国际化正当时
2018-07-26 06:05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国内消费市场陷入低迷寒冬的我国白酒业再次集体寄望海外市场。

9月9日,201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奖赛在我国白酒之乡贵阳启动,给艰难蹒跚在“走出去”道路上的我国白酒业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白酒企业的热情再燃,国际知名酒类赛事和经验的助推,地方政府的引导——如此种种叠加于转型调整中的我国白酒业,能否就此托起国际化的新生?

出口仍局限小众市场

9月8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贵州茅台酒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茅台酒厂接待了一批来自比利时、法国、墨西哥、荷兰等国家的国际酿酒师、酒评家。截至目前,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奖赛是我国引进的最高规格国际酒赛,与巴黎农产品大奖赛、伦敦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并列全球三大酒类赛事。

渠道为王。显然,借助针对全球市场的国际性专业赛事,带动茅台酒国际品牌影响力、知名度的跃升是袁仁国热忱的动源所在。

但众所周知,包括茅台酒在内的我国白酒国际化早不是“新媳妇坐轿——头一回”,从最早的巴拿马万国展览会开始,我国白酒就走出了国门,茅台的海外经销网点早已铺到世界各地;五粮液则一直将白酒国际化作为战略重点,曾一度斥巨资在全球70多个电视台宣传“和谐之美,中国五粮液”;水井坊更早在十年前就寄希望于借助国际洋酒巨头帝亚吉欧的网络实现国际化。

与我国白酒企业海外投资力度、我国白酒深厚的酒文化很难对称的是,截至目前,喊了多年口号的白酒国际化对整个我国白酒行业的利润和业绩贡献都微乎其微,号称“闪耀世界”的中国白酒实际仅为华裔群体、东南亚等与中国有文化渊源人群的小众消费,并未进入海外主流人群。   

9月9日下午,中国商报记者在中外名酒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世界六大蒸馏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和中国白酒)中,我国白酒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以及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均与前五名大有悬殊。2013年,苏格兰威士忌出口量达4.3亿英镑,每秒钟为英联邦创造135英镑收入;到2016年,全球年均消耗威士忌将达1.2亿瓶。被称作“墨西哥的灵魂”的特其拉(又称龙舌兰),在墨西哥消费者可拥有超过千种品牌的选择,龙舌兰有接近270个国外的瓶装品牌。

而在国内,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烈酒消费市场,目前白兰地、威士忌等国际洋酒已快速融入我国酒市场并占据国内酒市场的10%的份额,葡萄酒甚至达35%以上。与之相比,我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可以说“忽略不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白酒的出口值在整个国内白酒总产值占比不到1%,出口贸易额只占世界国际酒贸易额的千分之一。

新一轮国际化冲动

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总裁朱力将我国白酒企业集体参评布鲁塞尔大奖赛视为我国白酒自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89年第五届白酒评酒会以来的又一轮国际化的迈步。

截至目前,我国白酒国际化实际上已走完第一步,即卖给全球华人;接下来,白酒国际化亟待开拓的市场是卖给外国主流消费者以及与海外伙伴建立战略合作的深度拓展,真正在国外市场打响知名度。

而实际上,与此前一轮的国际化相比,因国内消费乏力而再次躁动海外的我国白酒业,多数还归于国内市场的“逼迫”。

由于塑化剂、禁酒令、“三公”消费禁令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白酒业的高端政务消费相当于被“拦腰砍断”,整体市场遭遇重创。

最新的国内A股主要上市酒企的2014年上半年营收数据显示,除古井贡营收同比增长3.61%,茅台同比微增1.37%外,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4.85%、8.05%、30.8%、43.42%,茅台系列酒营收也下滑23.08%。

净利润方面,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茅台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0.90%、47.23%、4.78%、0.25%。水井坊当期亏损额达1.22亿元,成为业绩最差的白酒类公司,而其2013年的亏损额就达到15357万元,亏损呈现加剧的态势。

而整个白酒业比营收、利润下降的更大的担忧是,产能过剩已成为整个行业无法逃避的现实。新希望集团董事王航就表示,目前国内酒的库存量达100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人每人一年要喝15瓶左右。

在白酒过剩的现实面前,突围只有两条路:一是降价销售去库存,一是拓展新兴市场。显然,降价并非长远之策,只有拓展新用户、拓展新市场才是求存的正道,于是,国际化就上升为中国白酒企业新的迫切。袁仁国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茅台发展战略中已包括再扩充海外经销商团队。  

多数人士认为,白酒行业眼下的“内患”正在倒逼出“走出去”最好的时期。

“现在低迷调整的市场环境反而是酒企转型、中国白酒产业‘走出去’的最好机会。”朱力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国际化“雷声大雨点小”,实质也与白酒国内市场高速发展、量价齐升导致的海内外市场厚此薄彼不无相关,酒企实质上缺乏真正“走出去”的动力。

国际化尚需“文化”助推

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看来,我国白酒越来越多地跻身国际舞台彰显了我国白酒业进军世界市场的号角已然吹响。

但显然,一场国际化大赛只能是一针催化剂,并不能奢望就此改观我国白酒国际化的尴尬局面。

中外名酒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我国白酒的国际化目前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国外缺乏白酒标准;二是高关税等贸易壁垒等使白酒没有批量进入国外流通市场;三是白酒缺乏海外认知度;四是我国的白酒文化在国外消费者心目中并没有概念。

贵阳市副市长高卫东特别指出,我国白酒在国际标准、品质分级和认证上,没有得到世界级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公认,而在欧美等国家,没有标准的食品,消费者是不敢尝试的。因此,包括茅台、五粮液等在内的我国白酒的竞争优势、领先地位都仅限国内,在世界市场还未得到彰显。

但是,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上述问题都并非我国国际化步履蹒跚的“主因”。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白酒难以吸引国外主流人群,文化是最大瓶颈。

白酒主产地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邓龙江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白酒突破国际化的瓶颈关键是要做文化,过去全球市场拓展效果有限主要因国际市场不了解我国的白酒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立足葡萄酒主业 通葡股份欲转型为资源整合平台
下一篇:高炉家酒出售风波终结:徽酒乱战 已骑虎难
山东省白酒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在济南召开
山东省白酒高质量发
加油站里卖赖茅 中石化强势参与茅台酒“混改”
加油站里卖赖茅 中
电商界,葡萄酒销售哪家强?
电商界,葡萄酒销售
一瓶飞天茅台酒的价格构成
一瓶飞天茅台酒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