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索取多呵护 擦亮“江苏的宝”
好生态需要建设,更需要精心修复、刚性保护,让脆弱的生态旧伤早愈,少添新伤。
坐拥洪泽湖和骆马湖两盆“清水”,水是宿迁人的骄傲,他们懂得,必须少索取、多呵护,使得河湖卸掉重荷休养生息。
75万亩的洪泽湖湿地被誉为“江苏的宝”,过度养殖曾戕害这里的生态环境。近3年,保护区投入1.2亿元,退养还湿3万多亩。到2020年底,20多万亩围网将全部拆除。退出的湖面,已种上水生植物。保护区管委会主任马向东介绍,退渔还湿,使湿地鸟类数量比5年前增加三成。保护区现有鸟类194种,占江苏鸟类资源一半以上。
作为60万人水源地,骆马湖对宿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4000艘采砂船、运砂船云集湖面多年,一艘船采砂一天,净赚5000元,骆马湖水质却因此备受影响。骆马湖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郑思广说,宿迁今年铁腕整治骆马湖非法采砂,全市376艘采砂船全部集中停靠,禁止作业。采砂,这个很来钱的行业,已被逐出骆马湖。
宿迁市环保局副局长路黄中介绍,今年该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扩大973平方公里,达2739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32%,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骆马湖生态修复方案正在编制。环保部门提议,把骆马湖生态红线区域从0.4平方公里扩至18.4平方公里,将骆马湖及周边区域纳入其中。而洪泽湖已被全部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
用足绿色优势 好生态可以当饭吃
今年国庆长假,三台山森林公园接待游客32万多人次,日均接待游客4.58万多人次,超过以往两年接待的游客量。对此,宿迁市旅游局局长陈伟并不惊讶。这7天,宿迁接待游客56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5%。去年,该市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猛增34.5%及44.7%,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倍和5倍。
旅游业井喷,从一个侧面佐证:生态资源可以转化为发展资源。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的宿迁,面临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与土地制约,这就好比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必须少吃饭。现实倒逼宿迁切换发展路径,用足绿色优势,向“生态+”要发展空间,“绿”瓶装新酒,让好生态产出更多财富。
洪泽湖湿地设计九曲十八弯的芦苇迷宫,国庆期间涌来20多万游客,游芦苇荡,看白鹭飞;逛北方山村,看时装秀,在大食堂吃饭……三台山森林公园正抓紧招商,植入吃、住、购、游、娱等元素,黏牢游客的心。
“生态+”,不只是“+”旅游,而且正在“+”创意产业、“+”养老产业。8月,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与宿迁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三台山,发展疗养康复、特色医疗、体检保健产业。在晒米台,一幢幢做旧的宿迁民居,将成为创意产业工场。宿迁明确,三台山扩面提质工程整出4000亩地,不上工业,不搞房地产,全部用于“生态+”产业。
好生态可以当饭吃。樊德超一家7口人,原在洪泽湖捕鱼,年收入仅2万多元。退渔还湿后,县里协调60亩外湖水面给他养螃蟹。湿地游火了,他又去摇游船,一次挣40元,最多一天能摇6次。近4年,宿迁旅游从业人员增加一半,去年突破10万人。
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