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有媒体爆料深圳前海班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从华泽集团手中接管太白酒业。双方约定:太白酒业公司名称不变、生产地不变、纳税地不变、商标不转移。仅时隔数月,媒体再次爆料,“前海班客”因为各种原因暂停收购太白酒业。就在事件进一步发酵的过程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前海班客承诺会在三个月内继续履约。”
原本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收购事件,现在看来可谓一波三折。太白酒业究竟什么背景,为何处于亏损状态仍被多家企业争抢,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据了解,太白酒业是陕西知名酒类品牌,产品畅销七十多年,其商标作为中国最早的白酒注册商标之一,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太白酒厂曾在2007年达到业绩顶峰,销售收入达到了3.73亿元,在地产酒中仅次于陕西霸主西凤酒业。显然,在陕西本土市场太白品牌多年经营积累的消费者基础是外来品牌短时间难以具备的。
对于陕西太白这块中华老字号招牌,对太白品牌有过深入了解的舒国华也表示,“陕西太白拥有西北市场最大的单体酿造基地,而太白酒酒藏,为西北最大原酒储酒基地;太白酒产品在陕西畅销七十多年,拥有‘三个小菜、一瓶普太’的陕西民俗。”
华泽集团早在2009就希望通过并购陕西太白扎根西北市场。“并购一个酒厂,拿下一个区域市场。”吴向东曾表示,华泽集团原计划做大做强太白酒,扎根陕西市场的同时,实现华泽集团对西北市场的布局。
“就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来说,依靠单一品牌跨区域操作和推进外阜市场深耕的难度越来越高;反而是采取品牌并购的形式布局一个市场相对容易:一是可以明显缩短培育时间,二是可以减少市场投入;这也是为何产业资本都将目光‘瞄准’区域优质品牌。”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在未来会有更多资本将目光“瞄准”区域优质品牌。这也能解释为何亏损的陕西太白成为并购市场的“香饽饽”,其背后凸显的恰是太白品牌对于“有心”陕西乃至西北市场的产业资本的战略价值;更何况亏损的陕西太白目前的并购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