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清明》“杏花村”确在汾阳
2018-03-30 15:5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近日,《今日麻城》发出一篇题为《山西汾阳,湖北麻城和安徽池州,谁是真正杏花村》的文章,文章站在狭隘的利益角度,否定山西汾阳杏花村不是杜牧诗中所指之地,而是作者所在的麻城,文章所引依据牵强附会,经不起任何推敲,除了对家乡那点情意还能说得过去外,文章本身不值一驳。我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探讨,不论是从自然气候、历史区位、还是诗人杜牧创作清明诗时间等史证看,杜牧《清明》诗所指之处就是山西汾阳杏花村,且有大量翔实的依据可查,而《今日麻城》作者在当地经济利益驱使下,不顾史实,误导读者,这不仅让诗人杜牧蒙羞,也是一种实用主义利益驱动行为。作为一个对历史肩负责任的研究者,我们不能再沉默,必须站出来予以驳斥,要向世人讲述真正的历史!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是我国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杜牧才思敏捷,文风洒脱,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杜牧一生喜好游历,并吟诗作赋,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尤以《清明》一诗影响较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一诗雅俗共赏,也折射出了唐代杏花村一带清明时节的自然和人文风貌,众所周知该诗还具有极高的酒文化价值。

这首诗诞生一千余年来,直至1980年,历代文人雅士从来没有任何争议,诗中所指地就是山西汾阳杏花村。然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全国出现了几十个个杏花村,于是有人不得不中和地认为“杏花村”是个泛指,根本就查不清指那里。又根据所谓的历史地理研究,说杜牧没有来过山西,更有甚者,不少又说是指安徽贵池与湖北麻城,提出不少荒谬的理论,使著名汾酒产地汾阳杏花村蒙尘。

但仔细研究,《清明》诗所指地——山西汾阳杏花村,有确切的历史证据,可以完全为其证明。读《樊川文集》首先会发现杜牧年轻时曾壮游并(今太原)汾(汾州),《清明》诗应是杜牧游览并汾时,途径汾阳创作的。

一、杜牧游汾阳——年轻时的并汾壮游

李唐王朝兴于山西,起兵晋阳(并州)首拔西河(汾州),并定晋阳为北京,唐代并汾旧路游几乎是文人的必修课,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以及诸多名人都曾游并汾并写过诗,唐诗里文人游并汾的诗随处可见,正如白居易所言“并汾旧路满光辉”。

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慷慨激昂,好谈军事,立朝刚直不阿,敢于论列大事,指陈时弊。政治上不失为有见识、有胆量的进步人士。23岁写成名作《阿房宫赋》,26岁考中进士,在此期间游过并汾是有据为证的。杜牧《燕将录》一文记载,杜牧东北游出发地陕西蒲城。杜牧东游蒲城的时间记载为“元年孟春”即宝历元年正月,这个正是杜牧出发前往山西的时间,是杜牧旅游山西的又一处佐证。

根据杜牧诗文记录,杜牧在二十三岁北游河东道潞并汾三州。杜牧壮游山西的第一站是长治:长安东行洛阳,从洛阳北上党高原,拜见昭仪节度使刘悟,驻地潞州(今长治),递呈自己的《上泽潞刘司徒书》,劝说刘悟收复河北三镇。杜牧《感怀诗》中对此次潞州之旅,做了回忆总结:“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游边》一诗当写于上党高原:“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著射雕人”。“黄沙连海”指环绕上党高原的黄河下游通海,但是因为河北割据所以路上无人。“拂云堆”形容上党高原山很高。这里的“边”指与河北割据势力接触的上党、太原、忻州等地区。

第二站:河东节度使所在太原晋阳,时间阴历二月下旬。胸怀大志的无名小卒杜牧游说上党无功而返,心情沉闷,为了专程访问唐朝龙兴之地太原和西河郡祭奠曾祖杜希望,杜牧回程先去了并州太原郡。杜牧《边上闻笳三首》为杜牧抵太原前线所见:“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当时,太原通往大海的路是不通的,所以说“海路无尘”。河北三镇范阳军、成德军皆为胡人割据,所以说“胡雏”。“独感离乡万里人”说明此次旅行是孤旅之行。

第三站:并汾古道→汾阳,时间在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清明时节。杜牧《并州道中》写于晋阳通往汾阳城的官道上,世称并汾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并州道中》一诗与《清明》诗的撰写时间相同都是早春,身份相同都是苦旅之人,都在借酒消愁:“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回头送雁群”,说明了早春时节,大雁北飞杜牧南下的具体方向。《边上闻笳三首》也是早春的作品:“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寒雁是说春雁。《并州道中》自称“公子”,充分说明是杜牧年轻的时候。

二、清明时节杜牧来到汾阳寻找曾祖父的足迹

杜牧游汾州,一路上对藩镇割据的忧虑,叹息没能实现说服刘悟的理想,所以这些诗歌充满了抑郁之情。《感悟诗》自称“贱男子”,可见刘梧对杜牧很不礼貌,所以对杜牧自尊有伤害。清明时节太原盆地充满了寒食节的味道,从并州南返踏上曾祖任职故地汾州西河郡时让他多了几分温馨,途径汾州杏花村时,正值清明时节,春雨纷纷。

杜牧曾祖父杜希望曾经任职西河郡太守,并且死于汾州,有王维诗歌《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杜希望驻防河湟地区的赫赫战功,直接影响了曾孙杜牧的人生志向。朝廷多次委以杜牧文职修撰,但是杜牧更倾向于军事,他在《郡斋独酌》里说:“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为此,他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和《守论》等军事论文。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喜欢献计平虏。他的这种报国情怀在《道一大尹存之学士庭美学士简于圣明自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往还,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一诗中更是直抒胸臆:“若念西河旧交友,鱼父应许出函关”。诗人尽管生活不是很如意,但是一想到“西河旧交友”就又产生了“鱼父应许出函关”的志向,发誓投笔从戎!这首诗正是杜牧年轻时倾慕西河守杜希望的表白。诗中的“西河”正是唐代汾阳的古称。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料峭春寒,温酒向前
下一篇:从沛公酒入手温习一点历史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