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走进原粮基地 品味汾酒清香”——核心经销商绿色汾酒体验之旅在吉林长春正式拉开帷幕。汾酒核心经销商座谈会也29日上午举行,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汾酒集团副总经理刘卫华,汾酒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武世杰,汾酒集团副总经济师杨波,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李俊以及汾酒销售公司经理层和相关负责人、全国核心经销商、各界媒体等2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多项举措,汾酒将扛起清香大旗
清香、浓香、酱香,均属我国白酒消费主流,但汾酒与浓香型排头兵五粮液,酱香型代表茅台仍有差距。在这种情势下,“汾老大”开始了改革之路。作为改革试点,汾酒采取了多项举措。
目前,从汾酒产品价格来看,青花20零售价已经达到358-378元之间,增幅达到25%。汾酒集团进入改革以来显然已有成效。
从营销策略来看,汾酒将有大动作,围绕山西省内市场打响份额保卫战,保存量,求增量。其中山西大同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大同南郊区融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宝表示,大同虽属山西,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基本是浓香型市场。2009年,剑南春、五粮春以及泸州老窖三大品牌总体销量超过110万箱。
到如今,汾酒在当地市场容量不低于3个亿。未来,融通贸易的目标则是针对竞品在30元至70元价位段的销售进行针对性“反击”,并紧紧抓住核心终端、核心消费者,或将针对核心终端做买断,计划占有率达到90%。
在省外市场,汾酒则将打响“三大战役”。常建伟、张永踊等领导在发言中再三指出,未来将围绕北京、山东、河南打好街面战,聚焦资源拿下主要市场。对于省外市场,汾酒方透露将以专卖店作为武器,按照新零售的模式实施清理整顿。
从本次会议公布制度来看,汾酒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从货源分配来说即“按需分配”的配额制度。近日内,汾酒公司集中精力从数据、市场、核心客户等多个层面对经销商进行审核,对“有问题”的经销商进行处罚。随着对于市场的再次理顺,窜货、低价竞争等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汾酒今年降低了授权费用,部分地区甚至取消了授权费用。收回的费用将围绕两个核心开展投入,一是看市场存量,二是看核心终端和核心消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投放。与此同时,汾酒还将12项权利下放到销售公司,实现扁平化运营。未来,省区、城市经理将有更多大权限,为经销商解决难题,这项举措减少了上传、下达的时间,真正做到快速反应,果断决定。
自我施压,汾酒借力卸力打好“太极拳”
汾酒的2017年度考核目标并非触手可及,30%的酒类增长目标、25%的利润增长目标,从整体来看,汾酒上半年所有酒类销售收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规划目标,收入接近全年计划的60%,利润超90%。
从产品线来看,青花系列和玻汾堪称两大亮点,预计青花系列全年增速将达到40%,而玻汾则呈井喷式发展势头,除在山西省内继续扩大市场优势之外,在河南、山东等外省市场已进入明显的增长阶段,其今年在河南市场销量将突破80万箱(12瓶/箱),核心产品力的凸显,使汾酒在销售和利润方面都握有较大的主动权。
销售公司目前为止,新的一届班子成立以来,伴随着山西的改革,完成全年销售任务60%以上,增长40%以上,一季度,青花增长比去年全年多出10个百分点。
从近期对外公布的数据来看,汾酒无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但是对于常建伟而言,还有一个小目标:汾酒将力争提前完成省国资委下达的任务,同时将力争提前完成集团的“十三五”任务,实现酒类收入100亿元。
提出这样一个小目标,汾酒底气何在?
目前,汾酒青花系列正在稳步提升,着对于汾酒的品牌价值而言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在战略布局上,汾酒坚持先谋一域,后谋全局,逐点引爆,以销售根据地辐射周边的形式进行扩散式销售,对此,汾酒选择了16个潜力市场,作为“星星之火”的根据地。从本次会议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汾酒本轮改革以“模式创新”作为核心理念,模式、渠道、区域等多个领域全面启动。
从产品结构来看,青花50投入市场后,汾酒将在高端产品上与茅台、五粮液等有一战之力。据李俊介绍,随着巴拿马系列等新品投入市场,汾酒将以完善的产品矩阵,在全价格范围与竞品抢夺增量市场。
常建伟在发言中指出:“作为改革试点,社会各界都给了我们巨大支持,从今年整体改革之后,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支持和肯定,使汾酒有了更好的势头。”从市场已经营收数据来看,“好势头”已是不争的事实,截止2017年03月31日,该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1.8亿元、同比增长48.29%、环比增长1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8亿元、同比增长58.70%、环比增长28.59%。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