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闻香识百尝
2017-05-03 17:3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古有神农氏亲尝百草,文书疗民,创始医道;今有百尝君,遍尝百款葡萄酒,著书立说,写酒中乾坤,蕴人生哲理,闻香识美酒,闻香识百尝。

曾几何时,百尝还被大家叫作顾先生,只是一个喜欢苏东坡、喜欢收藏旧书的文艺青年。后来顾先生移居香港,在餐饮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对葡萄酒的辨识能力,于是便做起了侍酒师。

葡萄酒只是顾先生工作的一部分。因缘际会,2004年,顾先生开始撰写葡萄酒文章,在“杯酒人生”的文化专栏上,他笔耕不辍,一写十年。顾先生收藏有一枚秦汉时期的吉语印:“百尝”,便拿来做了笔名。后来百尝到深圳创办了“尚书吧”旧书店,书与茶、美酒与咖啡在这里温馨地交融,“尚书吧”成为了深圳文化地标,是国内、国外爱书者、爱酒者的必去之地。

葡萄酒成为百尝事业的一部分。遍尝百酒,得之真意,便要著书立说。百尝著书,固执得和他作为顾先生时的风格一样:别人写葡萄酒是写啥都行,只要扯的是葡萄酒;百尝写葡萄酒是写啥都行,只要扯得上葡萄酒。

葡萄酒成为百尝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久了,品酒多了,百尝的智慧、心得,逐渐流著于笔端,凝练成四本小书,这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闻香识—葡萄酒笔记丛书》。

华丽的辞藻,细腻的笔触自不用赘述,内容独到、文化新颖才是其吸引读者之处。

相比白酒文化,葡萄酒文化以精致、优雅为基调,不求一饮而尽,但求慢喝慢品。葡萄酒度数低于白酒,因而不容易喝醉。融入不了白酒文化的人,便倾向葡萄酒文化。年轻一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多一些,接触到葡萄酒的文化内容,便会去有意模仿,带动了葡萄酒文化进入家家户户。

女性群体也不容忽视。女性偏爱葡萄酒,是因为其度数低,不求醉的女性显然将之作为首选。另外,葡萄酒的颜色、口感更符合女性的审美。

高端葡萄酒逐渐成为了身价、地位的代名词,喝葡萄酒也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小资、优雅、精致生活的方式,都体现在手拿葡萄酒,晃一晃、闻一闻之中。低入门的“镀金”方式,也让葡萄酒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

葡萄酒重在品。品酒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它为人类打开了“享乐主义”的大门,而读《闻香识——葡萄酒笔记丛书》这套书,当然也是一种享乐。

百尝有20年品酒经验,其对葡萄酒的认知,显然不是一般人可比的。作者的权威性,决定了这本书的权威性。百尝是中国人,所以他对葡萄酒的理解是中式的,对中国读者而言,更易理解,细腻的笔触也考虑到了女性读者的感受。

《闻香识——葡萄酒笔记丛书》共分四卷:《鼻舌之争》——百尝的品酒札记、《风中有六百四十八种味道》——百尝的美酒散文、《酒恶时拈花》——百尝的酒肉朋友、《邂逅:或是一次对决》——百尝的生活美学,这套书涵盖了有关葡萄酒的一切,品酒杂记、美酒散文、酒肉朋友、生活美学……同类书籍多属“教程”性质,而这套书则是完全的分享体验。相比教程似的硬邦邦文风,这套书的风格柔性,有百尝鲜明的个人印记。

随着《闻香识——葡萄酒笔记丛书》这套书的杀青,葡萄酒已经成为百尝生命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中世纪葡萄酒文明是这样演变的
下一篇:二月二封藏大典:除了美酒,还有景致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