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春节食文化
2017-01-18 13:52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近几年,随着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持续热播,各地特色美食搅动了人们的味蕾。一到春节的时候,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春节食文化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名片。

旧式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开始。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腊味的种类繁多,举凡腊肠、腊肉、腊鸭、腊鱼、风鸡、风肝、腊香肠等,就算自己家中没有腌制,也一定要买上一两样来应景。腊肉的吃法可以是蒸熟后切片,或者拌蒜苗、辣椒,或是炒青菜吃。在忙碌的年节里,腊味是最简便而可口的一道年菜。

刚腌过腊味,接下来就该蒸年糕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也有条状的宁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银条;年糕都是以形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从前的年糕制作全凭手工,前一天就要先把糯米浸泡一夜,再用石磨磨成米浆,装进布袋后,在袋上放石头重压,等水分沥干后,再将米团取出,加上配料、调味,然后在蒸笼中以炭火慢慢蒸熟。要蒸出色、香、味俱全的年糕,丝毫马虎不得。巧手的主妇们往往可以凭着多年的经验,在每一个步骤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及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东北蒸年糕主要用高粱米加一些豆类,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片炒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则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再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广东的萝卜糕、芋头糕制法与众不同:先将萝卜或芋头切碎,混合炒香的腊肉、虾米、冬菇等作料,再加入米团后蒸成。马蹄(荸荠)糕也是广东名产,做法是荸荠去皮磨成粉,加米粉和白糖蒸成。传统的观念认为,蒸制年糕的成败,关系着来年运气的好坏,所以蒸年糕时有些禁忌。例如,不准说不吉祥的话,不准大声吵闹等等。

北方的许多省份,过年时还要包饺子。虽然饺子早已是普及大江南北的日常点心,但是除夕夜吃的饺子另有一番特殊的意义。旧时以天干地支来计时,除夕夜亥时一过便交子时,正是新年最新初的时刻,据说这时吃了饺子,表示“开张大吉,万事如意”。又因为此刻正交子时,所以吃饺子谐音“交子(时)”。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尤其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饺子以面粉为皮,馅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传统的作法是以猪、牛、羊肉为馅,搭配大白菜、芹菜、韭菜及萝卜、瓜类等蔬菜。新式的作法,则不拘山珍海味皆可作馅,例如,鸡、鸭、鲤鱼、蟹黄、蟹肉、鱿鱼、鲍鱼、虾仁、海参、鱼翅、鱼肚、干贝、猴头菇等,均可入馅。最“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河南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多将饺子与面条一起煮了吃,名叫“金丝穿元宝”。内蒙及东北一带,还有人将饺子放进白肉酸菜火锅中煮食,别有一番风味。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过年应景食品外,每位家庭主妇都还要挖空心思烹调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年夜饭除了讲究精致、丰盛之外,好的口彩也是必备的条件。如北京人的年夜饭,以黄、白两色米煮成,称为“金银米”,上面插有松柏枝,并以金钱、枣、栗、龙眼等为装饰。江南人以风干茄蒂、混合果蔬,煮成“安乐菜”。吃年夜饭时,一定先挟一口安乐菜。鱼因为谐音“余”,也是一道也不可少的年菜。就连不产鱼的北方,也要在桌上摆一条木刻的鱼应景,以示“年年有余”。

现在,虽然物质非常丰富,各种美食令人应接不暇,但一到春节,人们还是不由自主想到传统美食。春节食文化源远流长,饱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无限憧憬与祝福。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万家团圆话春联
下一篇:鸡的世界纪录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