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牌舍得酒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
白酒何以迟迟走不出国门?人们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口味”问题,认为白酒的口味不被外国人所接受。的确,饮品、食品的口味影响人们的消费。但仔细想想,这或许是一个伪命题。以咖啡为例,它的原产地是埃塞俄比亚,当它刚进入中国时,未必人人都喜欢,如今却与可可、茶一起并列为世界三大饮品。
二是标准问题,认为白酒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没有独特的商品编码和名称,必须执行国外制定的其他蒸馏酒及酒精饮料标准。然而,洋酒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并未征求过中国人的意见。白酒幽雅、舒适、健康、卫生、安全,其国家标准理应是国际标准 。又说,现在进入全球贸易一体化时代,中国已加入WTO,必须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约定。但是,如果其他国家限制进口中国传统产品,中国也可以限制进口他们的传统产品,这也是符合游戏规则的。又说,白酒微量成分复杂,每一种成分都应有相应含量的控制标准,但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没有绝对的纯品,任何物品,即便是公认的较为纯粹的伏特加酒,都是由无穷多种成分组成的。
其实,白酒没有走出国门的众多理由都是我们在为自己开脱。那么,白酒何以能够成为一个被全世界认知并受到欢迎的酒种呢?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为包括白酒在内的中国传统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白酒要走出去,首先要重塑白酒的中国形象。
中国白酒是中国文化鲜活的载体,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有艺术光彩,最具有艺术魅力的篇章。品味中国白酒,就是品味中国文化。唯有秉持这样的理念才能建立起强大的白酒自信,对白酒的自信就是对文化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就是对民族的自信。
其二,中国白酒必须有一个清晰、具体,而且响亮的“名片”,或者说是消费诉求点。啤酒打入中国市场时,他们的诉求点是“液体面包”。葡萄酒打入中国市场时,他们的诉求点是“可以美容”。而白酒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给消费者一个精准的说法。
其三,要积极向全世界传播最优秀的白酒品牌。“相信品牌的力量”,不仅仅是央视的一档节目,它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颠簸不破的真理。世界品牌从来都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自封的。要想世界认识中国白酒品牌,就必须在目标舞台唱好自已的戏,演好自已的角。
其四,白酒品牌走向世界单靠企业一已之力显然是不够的,应当抱团取暖,充分依托国家级媒体向全世界解密中国白酒DNA,以公开的事实为依据讲述白酒历史,以全方位的视角解读白酒传统技艺,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阐释白酒内涵,全面展示白酒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其五,白酒走向世界还需依靠国家力量。把知名白酒品牌“打包”到“中华老字号”这个旗号下,通过国与国之间互办“传统文化与传统产品交流节”的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比如,参加类似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赛这样的形式,持之以恒地介绍中国白酒。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