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酒茅台2014年度经销商联谊会在贵阳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千余位经销商代表集聚贵阳,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茅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陈敏先生致欢迎辞,茅台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自力先生和茅台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先生也先后作了讲话。大会对2014年茅台的销售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5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中国白酒行业将进入新常态
从2012年末起,我国整个白酒行业进入销售低迷时期,茅台在市场大坏境恶劣的情况下,一直在重新审视、寻找销售新出路,积极进行营销策略转型。据预测,2015年白酒行业仍将面临多重挑战:一是经济下行风险显著,二是消费环境深刻变化,三是行业矛盾不断加剧;白酒行业也会进入新常态:一进入低速增长,二回归大众消费,三开启智能营销(应用移动互联网)。
虽然白酒行业面临巨大压力,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常态给白酒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危机时代,信心比黄金重要,办法比钻石珍贵。
在行业调整、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茅台集团的发展,对茅台提出了“三个转型、五个转变”的战略要求,就是要求在发展思路、营销战略、管理模式等三个方面努力转型,实现由公务消费向商务消费、高端客户向普通客户、专营专卖向直营直销、国内市场向国内国际市场并重、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等五个方面的转变。
2015,茅台积极应对新常态
2015年,茅台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按照“三个转型,五个转变”的总体要求,特别是要从思想上加深“三个转型,五个转变”重要性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落实到市场的管理和操作上。不断赢得新机遇,促进茅台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2015年茅台酒将做到“三个不变”,即不增加销量(稳定在今年的基础上);不增加新经销商,特殊情况需要增加的,必须经各省经销商联谊会同意;不降低出厂价格,坚持市场自信。
同时,茅台将坚持努力精耕市场,不断提升市场化深耕和精耕能力,做到根据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特征、消费文化及行业整体的变化,打造现代市场营销能力;根据渠道层级及渠道形态的价值分布,建设营销网络,打造渠道构建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终端,分类制定终端营销策略,构建终端控制能力;打造价格管控能力,通过终端商品流向端口建设等方式打造茅台市场管控能力。坚持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多销系列酒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减法”就是压缩市场上不需要的品种,如38度茅台酒;“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要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丰富产品结构,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茅台2015年还要充分挖掘中国和茅台酒的历史文化,做大做好纪念酒、礼品酒、收藏酒市场;加快酱香型系列酒产品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中低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好植物型配制酒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让产品达到多样化、个性化、系列化、合理化。
茅台新的一年要建立更加适应大众酒市场、与公司核心能力匹配的营销战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下,茅台集团决定改变茅台系列酒营销模式,实行茅台酒和系列酒真正分开经营,单独核算,目前已成立独立的产、供、销一体化的茅台酱香系列酒营销公司,重塑品牌形象,开发新的产品,完善产品链条。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茅台集团也更充分地认识到电商作为新型销售渠道深刻改变着白酒行业格局,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运用和创新。2014年茅台集团成立了国酒茅台电子商务公司,专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路,做好消费者体验与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消费者传播和品牌推广工作,做好消费者数据积累,加强消费者偏好和行为研究,掌握消费者心理,满足消费者需求。
茅台构建“厂商共同体” 加深合作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袁仁国先生在联谊大会上,对2015年茅台集团的发展工作格外重视。他表示,2015年是茅台集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结合当前白酒行业的形势,要进一步构建厂商“共同体”关系,不断赢得发展机遇。
袁仁国还对当前白酒的消费市场做了解读,他说:“白酒业进入重构期”,供大于求、政策导向、增速减缓,“消费者对市场的主导权日益上升,消费者要求的革新更快速、结构更多元、内容更个性。要求我们与经销商协同缩短对接链条,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商品、体验和服务。”
袁仁国最后还表示,“忠诚国酒、感恩茅台、共谋发展”是全体茅台员工和经销商们的共识,相信茅台人和广大经销商用真诚去经营,在未来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