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97年后的十余年来,鲁酒在全国背负了“广告酒”和“低档酒”的阴影,在业界也有“三多一低一无”的说法,即“厂家多,品牌多,销量多,价格低,无名酒”。
如何价值再造,如何成就高端,如何振兴产业再现当年辉煌似乎一直困惑着鲁酒。“标王阴影”使鲁酒在10年间的一轮又一轮的全国白酒涨价潮中没有了底气,不敢叫板“全国化”,更不好意思谈“鲁酒复兴”,只能点上开花,不能格局制胜,始终处于劣势阵营,赚点辛苦钱,这是10年来鲁酒最大的痛。
很多业界专家和企业家坦言:鲁酒最缺少的是“品牌资产”。从这些不时流露出的行业心声来说,鲁酒企业集体高诵“芝麻开门,振兴鲁酒”的咒语,似乎成了痛定思痛、浴火重生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关于鲁酒振兴,有业内人士总结出了三种打法:“香型打法”、“头羊打法”、“文化打法”。即鲁酒创造一种独特的白酒香型,打造一个雄狮般的大企业,塑造一枚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端品牌。三者有其一,“鲁酒振兴”便找到了突破口,全面振兴便大有希望。
“香型打法”是近年来业内人士谈论最多的观点,也是“振兴鲁酒”的一大焦点话题。“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的队伍,一定能打过一头羊带领一群狮子的队伍”。
近十年来,无论川酒、黔酒,还是苏酒的崛起等,都有一个规律:有一个独创的个性化香型引领,有一个龙头大企业的带动,所以,这些省的白酒产业显得错落有致,竞争有序。
对于今天的鲁酒来说,在香型上寻求突破口,创造一种独特品类,与川酒、黔酒、汾酒、苏酒等进行差异化竞争,引领鲁酒寻道图强,进军全国,应该是一种明智选择,也是最可行的操作方法。
黔酒因为有了“酱香老大”茅台,加之政府、协会等有关部门的推动管理等,酱香型白酒发展始终处于健康有序之中。晋酒因为有“清香老大”汾酒的坐镇,没有出现香型内斗的情况。
同样,川酒因为有“浓香鼻祖”泸州老窖,“六朵金花”在四川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都是差异化竞争,没有企业在媒体上进行歪曲历史,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洋河”因为独创了绵柔型白酒,加之政策的推动,在全国形成一场持续不断的“绵柔冲击波”,带动了苏酒的整体复兴……这就是“香型老大”无形中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但是,“鲁酒振兴”谁来牵这个头?谁又有优势和资格担纲这个责任与使命?
历史定格在2009年,这一年正是景芝酒业新任董事长刘全平上任的第一年。
推动“中国芝麻香型白酒发展高峰论坛”
2009年9月12日,山东省政府为落实《山东省白酒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在济南隆重举办了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和副省长挂帅,以“芝麻香·中国香”为主题的“中国芝麻香型白酒发展论坛”。这是鲁酒行业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论坛。
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在这次论坛上,景芝酒业成了“焦点访谈”,受到所有媒体的强烈关注,媒体对景芝芝麻香将“领军鲁酒复兴”无不充满了探寻和期待的目光。
论坛会上,景芝酒业与其他三家企业一道被授予“中国芝麻香型白酒领军企业”,时任茅台董事长的季克良亲自前来祝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道出了与景芝酒业25年的情缘。他说:“景芝芝麻香是中国11个白酒香型中,技术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香型,茅台和景芝都是香型鼻祖,生产工艺上有相通相似的地方,景芝酒业是芝麻香型白酒的创始者,并且研发水平代表行业的最高水平。”
借势这次高规格的论坛,作为中国芝麻香型白酒的发明创造者的景芝酒业,从战略上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芝麻香50年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心得,拿出来资源共享,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赢得了业界一片赞誉,正像199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苏酒意见》后,以“洋河”为代表的苏酒独创了“绵柔型”白酒,随后在全国一飞冲天一样。
“中国芝麻香白酒高峰论坛”是1997年“标王事件”导致鲁酒集体低谷以来,以景芝酒业为代表的鲁酒大企业,首次达成的“行业共识”——即“寻求香型突破,振兴鲁酒板块”。
因为芝麻香改写了鲁酒没有自己香型的历史,使“振兴鲁酒”找到了突破口和方向坐标。因此,这场以景芝芝麻香为焦点的高峰论坛,正式拉开了“振兴鲁酒”的序幕。
创领中国芝麻香
2010年,“全国糖酒会”在济南召开,景芝酒业借机推出芝麻香主打品牌“一品景芝”,掀起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创领中国芝麻香”浪潮,各种媒体空中地面全方位出击,并在鲁酒“标王事件”13后再度进军央视。景芝酒业一改过去“低调保守”的做事风格,以一种“大品牌、大传播、大格局”的战略思维和全国视野,首先在山东破局,然后北上南下,全国试点,引发全行业、全国消费者的关注,为平静10年之久的鲁酒注入了复兴的活力和希望。
景芝酒业肩扛“创领中国芝麻香”大旗的战略决策和市场部署,产生了立竿见影的“蝴蝶效应”,不仅自己企业的市场业绩实现了快速翻倍增长,其品牌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反应能力,令业界刮目相看,而且,引发了全国更多酒厂纷纷跟进,投入到芝麻香的阵营中来,芝麻香白酒开始在全国风生水起,星火燎原。
战略思想统一化、品牌定位清晰化、营销队伍专业化、企业管理系统化——“景芝”就象一块磁铁吸引着众多的经销商前来加盟,市场业绩突飞猛进,越来越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
“标王事件”后的10年间,山东市场被川酒、晋酒、苏酒、黔酒、陕酒等外地酒企所挤占,山东本地酒企有170多家,但年收入过10亿的企业寥寥无几,无力抵抗外来强大品牌,高端市场几乎面临全线失守。
景芝酒业扛起“创领中国芝麻香”的大旗后,搅动了整个行业,省内市场业绩和品牌影响,由原来的风平浪静,到全面开花和势不可挡,每年以超过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不仅提高了鲁酒品牌价值和高端形象,也带动了其他品牌的质量进步和市场价值提升,让鲁酒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2010年的资料显示,景芝酒业芝麻香型白酒占全国白酒总产量不足0.1%,而景芝酒业芝麻香型酒产销量全国第一,其以“芝香战略”振兴鲁酒的雄心可见一斑。
2011年6月,景芝酒厂收购了板桥酒业70%的股权,由此迈开了鲁酒整合的步伐。
网上一份报道数据显示,在2009年“创领中国芝麻香”之前,景芝酒厂的白酒主营业务收入一直停留在3亿元左右,到2009年一下子上升到5个多亿,2010年8个多亿,2011年12个多亿,2012年接近20亿。近5年来,景芝酒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国“区域名酒”快速成长的案例典范,为区域名酒的振兴提供了全国性参考样板。
一时之间,“学习景芝,参观景芝”在业界流传,并引来了四川、河南、江苏等大中企业的领导人前来山东取经。
至此,景芝扛起的“创领中国芝麻香”大旗,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芝麻香浪潮”,把鲁酒推向了一个复兴崛起的新高潮和新阶段,使鲁酒整体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打造“品牌资产” 跻身“价值企业”
景芝酒业的超常快速发展,即与工艺品质的科研传承有关,更与近年来品牌高度的提升及价值打造有关。
在品牌传播上,景芝酒业认为:品质深度决定竞争力,品牌高度决定影响力。做白酒就是做品牌,做品牌就是做高度做文化,一边是整合各种稀缺资源,储备品牌势能,堆积品牌价值,一边是释放能量、传播价值,这“一聚一散”就是企业战略,就是锻造品牌的过程……
2011年岁末,鲁酒阵营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工商部门隆重举行“2011年度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授牌仪式”,其中, “景芝”牌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继“景阳春”之后,景芝酒业的又一殊荣,景芝酒业也因此成为鲁酒首个拥有“双驰名商标”的酒企。
“鲁酒双驰名商标企业”不仅是一项至高荣誉,更是对鲁酒价值和实力的认定,体现了鲁酒市场影响,提振了鲁酒未来信心,凸露了鲁酒“头羊效应”。
一项资料显示,在全国8824家拿到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中,能获两枚以上驰名 商标的企业非常稀少,全国一共不到十家,而且,都是在本省酒企数一数二、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白酒大企业。山东景芝酒业获得此项殊荣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鲁酒大事记”。
而在名白酒企业阵营中,既是“双香型”又是“双驰名商标”的更是极其少见,而同时又具备“双国标”认证——这三大稀缺资源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珍稀至极,景芝酒业便是其中一个,这不禁令业界大为称奇。
获得“鲁酒双驰名商标企业”荣誉不久,2012年伊始,景芝酒业又传来特大喜讯,喜获“第三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景芝”在中国龙年新春的大门口,紫气东来,双喜临门,令人感慨万千。
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是山东省质量方面的最高奖项,2009年设立,属国内首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政府第一次以省长名义设立奖项,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颁发的省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是用省政府的信誉、省长的信誉为企业产品品质做担保。
资料显示,连续三届颁发的“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食品类企业只有五个: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景芝白酒、东阿阿胶、得利斯,全是家喻户晓的标杆企业和全国大品牌。三届获奖企业名单中,酒类企业一届只获奖一个,正好是山东“一啤、一红、一白”三个酒种的领军品牌和标杆企业,完全代表了山东酿酒业的最高水平和质量标准,体现了山东省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及打造“头羊效应”推动山东酿酒产业做强做大的科学发展观思路。
一次次至高荣誉的获得,让“景芝”的品牌资产不断积累、聚焦和升华,景芝酒业正在成为一家基因特别、厚积薄发、与众不同的“价值增长型白酒企业”——即正跻身中国白酒“优质类型”阵营。
目前,中国白酒企业共分为“四种类型”——即“单纯发展型”,“增长滞后型”,“追求利润型”和“价值增长型”。山东景芝酒业便属于最后一个类型——价值增长型企业,因为她具备了“价值型白酒企业”两个最基本要素:第一,把握并顺应环境发展的趋势;第二,具有内在的驱动力。
根据目前“景芝”具备的各种珍稀资源要素,专家们认为,景芝酒业具备了“价值型白酒企业”的“六大共性”:即拥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品类(或品牌)领袖风范、创新能力、驾驭环境能力、持续成长能力、跨区域能力。
不难发现,“景芝”正成为一家不可多得的、拥有“多个香型品类、多项领先技术和多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价值增长型白酒企业”。这家黑马企业正以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品牌价值,引领鲁酒走向全国化。
试水“全国化战略”
鲁酒全国化一直是鲁酒人、山东省政府、协会组织、全行业人士关注的话题,因为鲁酒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一如中国的“汉唐气象”,至今令人遥想当年、心潮澎湃,这几乎成了全行业人士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和情结。
2010年以来,“景芝”制定了未来战略“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继续强化和巩固本省根据地市场;第二步进军国际市场;第三步在全国市场上占位。
2012年,景芝酒业加快了营销活动的全国进程,在北京荣宝斋以22万元拍卖的一款“一品景芝珍宝瓶”,引起白酒行业、收藏领域的关注。2012年10月21日,景芝酒业携手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山东省轻工业协会拉开“一品景芝·国标芝香——【中国芝麻香发现55周年】纪念收藏酒”全国上市发行会的序幕,成为继国窖1573、水晶舍得、国典凤香、古井贡酒之后的第5支上市发行的白酒投资品种。
随后,上市发行会陆续在青岛、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举办。
2012年11月6日,“一品景芝·国标芝香”在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成功上市。这不仅是对景芝品牌的提升,也开启了整个鲁酒向证券化以及进军资本市场的先河。景芝大手笔运作“国标芝香”登陆上海酒交所,大气场运作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城市的巡回路演,执意进军高端白酒领域,底气十足与国家名酒站在同一舞台,一时引发全国关注。
“一品景芝·国标芝香”的成功运作,使之成为“鲁酒全国化”的新锐探路者,率先走出山东,实现全国化。这充分说明景芝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其独树一帜的品质个性和品牌价值,已经不可与从前同日而语。景芝酒业将会成为中国继“酱香茅台、浓香泸州老窖、清香汾酒”后,第四支具有“香型崛起,创变格局”之全国范本意义。
以“一品景芝”为代表的鲁酒,在产品个性、商业模式和专业精神上,不断进行价值打造和创新求变,让“鲁酒振兴”有了催人奋进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景芝酒业率先打破了“鲁酒低谷”以来的“十年畏缩”,从鲁酒第一个“触电”(电子商务),到鲁酒第一个证券化运作等,可谓“大气大势大手笔,敢想敢做敢为先”。
另外,景芝系列品牌在上海、广东、北京、东北、新疆、河南的招商工作进展得有条不紊。
景芝酒业的产品特色、专业精神、格局魄力,让全国的经销商们改变了对鲁酒的印象,“一品景芝·国标芝香”和“好客山东人”几乎成为新时代鲁酒外拓的两大名片,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鲁酒的发展进程。
景芝酒业的开拓创新,不仅让企业本身实现了超越和转变,尤其引发了鲁酒阵营一次次思想观念的震动。景芝创建的一套与时俱进的“大鲁酒·全国化·百亿梦”模式,正前瞻性地引领“鲁酒复兴”实现更大的预期目标。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