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粮食需要绿色,蔬菜需要有机,餐具也要求环保……
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风暴。在当今中国的白酒业,这股理念风暴也正悄然成型。作为全国著名酿酒企业安徽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其依托大别山区的天然资源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改善传统酿造工艺,实现全生态循环酿造,成为了中国白酒生态酿造引领品牌,被誉为“中国最美酒乡”。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酒的品质好不好,所处的环境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迎驾贡酒的原生产地——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是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璀璨之地,这里是国家级生态区,是国家地质公园,也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
地处大别山北麓的霍山县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2004年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称号,同年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2011年7月,霍山县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生态县。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环境,使得当地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条件优越,堪称一个生态系统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及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当年著名作家王蒙来到这里时,不禁称赞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这里也绝对称得上是中国生态环境最美的酒厂。
“我们之所以能酿造出人们所喜爱的迎驾美酒,其核心就是品质,而品质的长期保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别山天然的生态环境。酿了几十年酒,越深入它,就越了解它,越明白酿造环境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在业界最早提出“生态酿酒”概念的专家之一,安徽迎驾集团总裁、中国酿酒大师倪永培如是说。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要酿造生态美酒迎驾贡酒,不能少的是其得天独厚的五大核心要素:生态产区、山泉剐水、生态原粮、生态发酵和生态循环。
此外,大别山区特有的生态环境,富含锶、硒、锌等多种有益于酿酒微量元素的山泉剐水,泥池老窖全生态的循环酿造工艺……这些,都是赋予迎驾生态酿造无可比拟的优势。迎驾贡酒用的水是当地天然的“山泉剐水”——这是当地百姓的土语,因为这种水能帮助清除人体内的垃圾毒素,所以选用了一个生动的“剐”字。
更特别的是,这种水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如同竹子的清雅之气。因为,当你身临其境时便不难发现,誉为“江北毛竹第一县”的这里,竹子满山遍野,山泉流动时,浸过竹根,自然就带走了竹的精华,于是也有人唤其“竹根水”。
此外,迎驾贡酒以小麦、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和山泉水为原料,用偏高温大曲——“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泥池老窖,120天多轮发酵,师遵古法酿造,传承五粮工艺,从原料萃取到成品酒的出厂,历经69道传统酿造工序,保证了每一瓶迎驾贡酒生态 年份酒的原汁原味,自然天成。
无与伦比的生态循环
显然,迎驾生态酿酒的秘诀还不止这些,在中国酿酒大师倪永培的眼里,所谓的“生态酿酒”并不仅仅局限于原料的优质、无污染,而是贯穿于从原料采购到酿酒环节和污水处理、酿酒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产品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全生态”模式。
白酒作为传统产业,一直以来其制作工艺粗糙简陋,特别是废渣废液的排放对酿酒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容易产生污染。早在十几年前,迎驾就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探索着白酒酿造的生态之路,着力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利用,投资8000万元建成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生态循环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用酿造过程中的有机废糟、废液产生沼气,沼气燃烧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发电,发电后的余热用来酿酒,避免了酿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建立起低碳、节能、环保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酿造过程的全生态循环。
走在迎驾的曲酒车间,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这在白酒生产企业里实属少有。难怪生态酿酒的倡导者、四川大学胡永松教授直言,“要看白酒生态酿酒,就一定要去迎驾看看。”
“酿酒过程中,特别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全部进入污水处理池中,用于发酵产生沼气,同时生产的废渣也经过清洗稻壳充分燃烧,沼气燃烧过滤产生的高压蒸汽再用来发电,形成生态全循环,整个过程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减少污染。”在倪永培看来,对生态的保护和对环境的爱护也是“生态酿酒的一部分”。
倪永培说:“生态酿酒是实现白酒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这种理念的出现和推广将促进中国白酒行业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也契合了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精神。建设美丽大家园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那么迎驾就从‘生态酿酒’做起。”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