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的“大泉源酒坊”被列入其中。这也是东北地区白酒行业首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自1961年开始,我国实行由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制度,已公布七批。由国家、省和市县政府分别核定公布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文物保护法》的明确规定,在处理文物保护与建设开发的矛盾中,核定公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制止违法拆除和损坏文物的最有力保障。
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大泉源酒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女真人发现大泉源宝泉并创建部落烧锅,到1616年努尔哈赤钦点其为御用烧锅;以及清康熙 、乾隆等四位皇帝东巡到兴京(辽宁新宾县)、盛京(辽宁沈阳市)都征调大泉源烧锅酒御用。到1884年御用烧锅扩建,清兴京府因老烧锅有御用之功劳,为扩建的酒坊定名为“宝泉涌”。大泉源酒保持了古井矿泉,纯粮酿造,固态发酵,酒海贮藏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技艺,使酒的品质优异。目前,大泉源酒业的木制酒海群是全国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利用率最高的,是传统酿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鉴定为文物。
清代宝泉涌酒坊属近现代重要的工业史迹,酒坊内遗存的古井、古发酵窖池、古甑锅灶台、木制酒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完整体现酿酒工艺流程的文化遗存之一。该遗存对研究东北地区传统的酿酒工艺及历史文化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大泉源酒业还在文物保护部门和博物馆专家指导下,建成了以明清古建筑风格为主,占地158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的酒文化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