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魂探秘之与汾酒亲密接触的33天系列十一
在复古生产线与贾师傅聊了汾酒的工艺特色后,今天,我决定亲自到现场体验一番 。
酿酒第一个环节,就是原料的准备,所以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汾酒的粮库。走过文化广场,穿过生态园,远远就看到一排排储粮大罐高耸入云地贮立在那里,极为壮观。听说,汾酒粮库有万吨以上的储备量,在中国名酒企业中排在前列。
接待我的是仓库管理员小张,他边带我参观粮库,边介绍说:“我们这粮库的管理挺先进的,与其它靠人力、靠经验办事的粮库不同,这里安装有一系列电脑动态监控装置,可对粮库实行动态的测温、测湿和测压。原料入库管理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其中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检验。粮食入库前首先要感官检验,要看高粱是不是饱满,够不够干燥,有没有霉坏,蛀虫多不多等等。感官检测通过之后,还要进行仪器检测,仪器检测主要是检测农残、湿度、淀粉含量等。”
说到这,小张从粮袋里抓起一把高粱,教我辨认高粱的好坏,还拿起仪器,教我观测各种检验数据。“除了检验入库之外,日常卫生管理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小张接着介绍,“你看,从原料入库开始,我们就特别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入库前要检测原料的农残、霉变等情况。此外,粮库的卫生我们也做得非常好,每天都要保持仓库各个角落的清洁,同时还要做好各种防鼠、防蚊蝇、防蛀虫、防蟑螂等工作。”听到这,我仔细看了看粮库的角角落落,果然是一尘不染。我不禁感叹:真是细节体现品质啊!
看我听得认真,小张接着说:“汾酒的粮库管理员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需要对工作的每个细节都认真负责。我特别认同那句话:食品工业就是良心工业。你想,要是管理人员没有责任心,检测管理不严格、仓库管理不认真,那些霉变、农残、杂质就会直接进到酒里,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喝到肚子里对健康危害就大了。现在,为了让原料更加优质安全,汾酒还对原料进行种植过程管理。在原有种植过程管理的基础上,汾酒集团在2012年还成立了原粮基地管理公司。目前,汾酒已经实现了高粱100%基地供应,大麦和豌豆实现了70%以上基地供应。可以说是汾酒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了!”
听了小张这番话,我对食品安全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如今社会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很多消费者认为是国家机关检测不力,现在我觉得,只有从源头上、从生产企业的责任心上抓起,才能真正让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汾酒的品质在这么多年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不是靠工商部门检测出来的,而是靠每个员工对每一个工作细节的认真负责成就出来的啊!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