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然而,在今年全国春季糖酒会上,董酒却迎来了大面积的丰收:要求做经销商的新客户增多,要求扩大代理范围的老经销商增多,要求追加供货量的经销商增多,要求扩大代理品种的经销商增多……
面对如此喜人的形势,贵州董酒销售有限公司高层认为,这是董酒坚持“先做工厂后做市场,先通路后提速”的结果。董酒首先一丝不苟做产品,靠优质产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然后,扎扎实实做市场,靠稳定的渠道赢得经销商的信赖。
新经销商慕名而来——
“川军”加盟董酒
3月22日,《华夏酒报》记者踏上了K205次列车奔赴成都,这趟列车的乘客多是去参加糖酒会的,记者在自己所在的卧铺车厢里偶遇了一位赵先生和一位李女士。经交谈得知,他们是徐州一大型商贸集团的部门经理,这次是受代理品牌厂家邀请,去参加有关活动的。
不过,赵先生说:“更重要的是想到糖酒会上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白酒品牌,做个徐州地区的总代理。”
“你们已经是白酒经销商了,为什么还要再选其它品牌呢?” 记者有点疑惑。
这时,李女士接过话题。她说,他们集团公司原来主要是做煤炭、房地产和融资担保业务的,2010年,煤炭和房地产业务由于形势变化,进入“寒冬”,集团公司经过市场调研,觉得酒类销售市场前景广阔,便决定调整经营方向,涉足白酒经营。经过多次考察,做了川酒一个品牌的徐州地区总代理。由于这个品牌的知名度较低,市场不太认可,市场开拓的难度比较大。前期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也不算小,但收效甚微,一年的销售额只有五六十万元。
记者继续问道:“你们另选品牌,有初步目标吗?”
赵先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近,我们对徐州市场白酒格局进行了详细摸排,以洋河、双沟、今世缘为代表的苏酒和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川酒,在徐州市场上几乎实现了无缝覆盖,做苏酒和川酒基本没有市场空间了。我们认为董酒值得考虑和选择。”
赵先生表示,董酒是我国的老八大名酒之一,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认知度都比较高,市场推广相对容易些。董酒由于历史的原因,前些年淡出市场,近几年才重新发力布局全国市场,董酒落户徐州大有商机。而且,董酒的“董香型”,独树一帜,特色鲜明,有利于与浓香型、酱香型等大众化香型进行差异化竞争。
说到这里,记者插话:“我这次正好要在糖酒会上采访董酒的高层领导,是否可把你们的想法转达过去?”
两位听后,连连称好。
3月25日上午,在记者的联系、协调下,他们还有连夜从徐州赶到成都的徐州这家商贸集团集团公司总经理,在成都市宽巷子的一间茶楼里与董酒营销公司有关人员如约会面。双方详细介绍了各自的企业现状、经营理念,并就经营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双方约定,糖酒会之后,将赴对方企业实地考察。
截至记者发稿时,双方已进入实质性洽谈、考察阶段。这位川酒经销商大军里的一员,加盟董酒指日可待。
老经销商下沉渠道——
“董家军”卖火董酒
3月28日,糖酒会开幕,在成都会展中心4号厅董酒展位,来自温州市的董酒经销商董总等人,正在与董酒华东大区总监进行沟通,他们申请在温州市所辖的乐清、瑞安、苍南、平阳四县市增设董酒专卖店。
沟通结束之后,他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原来,温州市经销商的成立充满了传奇色彩。董总一一向记者作了叙述:
温州和苍南县董姓人口近8万人,2009年他们成立了“董姓联谊会”,经常举办一些公益活动、联谊活动。后来,有人建议,“董姓联谊会”可否做点生意,把赚到的钱用于联谊会的费用开销。随后,他们集思广益,论证项目,最终锁定经营董酒。大家列举经营董酒的好处有三:一、董酒是老八大名酒,消费者的认知度较高,有利于市场拓展,特别是经联谊会成员几次品尝,普遍认为其口感有特点,质量上乘;二、董酒在温州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营销体系,经销商有成长空间和赢利空间;三、董酒与董姓有着天缘的巧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董酒是天缘的董氏家族酒。
2012年上半年,几经与董酒公司联系、考察、磋商,由董总等5位董姓人士共同投资的温州市董酒经销公司正式成立。
据董总介绍,他们经营的董酒主要走3个渠道,第一是团购。“董姓联谊会”成员中,多是民营企业老板,或是个体老板,现在他们的商务用酒、接待用酒全部为董酒。第二是民间用酒。董姓人对董酒备感亲切,因此董姓人士的婚宴酒、家宴酒、升学酒、满月酒、生日酒等,都用董酒招待亲朋。第三是社会零售。目前,这家经销商已在温州发展了2个分销商,设立了3个专卖店,销售数量十分可观。
董总介绍说,这次来成都糖酒会,主要是想争取董酒公司的更大支持,下沉渠道,在温州所辖的县市区均设专卖店,把董酒温州市场做大做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