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樊建川、李栓科、曹景行参观水井坊博物馆。
流沙河、樊建川、李栓科、沈怡方、曹景行在体验盛典上畅谈“水井坊600年活文物”。
3月25日,水井坊博物馆“活文物”体验盛典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馆正式启幕。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勇,文化名人曹景行、流沙河及四川省市领导等莅临现场,体验水井坊“活文物”600年不间断传承的珍贵历史与文化。
藉盛典开启之际,以“穿越600年,溯源酒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论坛于水井坊博物馆内同期举行。曹景行担纲论坛主持,与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等众多文化界名人及行业专家一同就“活文物”600年不间断传承的历史与文化展开了讨论。
美酒历史的“活化石”
曾从甲骨文造字角度对溯源中国酒文化有着精妙解读的流沙河老先生在论坛上,风趣、幽默地讲述了美酒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流沙河说:600多年不间断酿造的水井坊沉淀了中国悠久的蒸馏酒的历史,这为中国蒸馏白酒“始于元代”的说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不可复制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有极高使用价值的“活文物”。这座古酒坊600多年来持续传承与不断超越的高尚精神,如今在水井坊博物馆得以“鲜活”呈现,展示着水井坊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非遗技艺”古为今用
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在参观完水井坊博物馆“现场活文物展厅”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酒传统酿造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
沈怡方说:“水井坊博物馆不是传统的博物馆,它的特点在于‘活’。它古为今用,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其延续600年的生产工艺与创新精神依然在创造价值。”
记录成都历史文明的变迁
论坛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详尽剖析了水井坊600年的地理人文价值。他说:“一方水土,成就一番风物,正是独特的成都平原才孕育出了水井坊酒的醇香浓郁。”
水井坊古酒坊位于成都平原府河和南河交汇处,这里气候温润,物产丰富,自古是中国著名的优质白酒产区。自600年前在成都扎根以来,水井坊一直恪守原产地域酿造。水井坊作为这座城市的“美酒名片”,记录了成都历史文明的变迁,将600年美酒文化体验“鲜活”地呈现于当代。
一座有香味儿的博物馆
同为博物馆馆长的樊建川,此番来到水井坊博物馆,同样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博物馆事业的支持。
在参观时,樊建川由衷地表示:“一座有香味儿的博物馆实在太美妙了。”在他眼中,水井坊博物馆不仅记载历史,也承载着弘扬中国美酒文化的社会功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城市名片”的文化影响力。水井坊博物馆是一座罕见的,位于城市中心的酒文化、文明博物馆,不仅是水井坊600多年延传至今的生动实证,也是水井坊酒的酿造之源。水井坊600余年不间断生产酿造和不断追求完美、矢志超越的高尚精神都在这里得到了最完整、生动的体现。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