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运营模式
去年,茅台、五粮液以及大小拉菲等高端白酒、葡萄酒价格轮番上涨,厂商、银行、酒类交易平台等“各路豪杰”纷纷抢占先机,大力热推花样繁多的高端酒收藏投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一路攀升,不过,今年以来,以茅台和拉菲为首的多个中高端酒价格出现集体跳水的现象,酒类投资的风险也在积聚。
酒质真伪难甄别
顶级名酒有“液体黄金”之称,近年被视为投资回报最稳定、最可观的投资品种之一。英国一家公司曾经对6种主要投资项目30年来的累计回报率做了一个统计,结果显示:钻石的涨幅为1.49倍,黄金1.68倍,中国瓷器16.67倍,古典名画16倍,顶级名酒则高达37.69倍。
因此,“炒金炒楼不如炒酒”的说法不胫而走,但白酒甄别真伪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投资客。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认为,一些交易所追逐的白酒年份酒概念成分较重。“投资者一旦遭遇放量生产的产品,缺乏权威的鉴定机制保护其权益。”
不管是艺术品还是酒,所有的平台都应在验证真伪的问题上下工夫,专业的鉴定方、完善的担保机制等应该无一缺失。不过,在艺术品市场和高端白酒市场上寻找真品,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艺术品的总量是可控的,增长是稳定的,而酒则不是。
在业内看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倒是提供了一条保真的投资渠道。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交易中心有几大要素:一是系统安全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包括酒品本身的真伪,我们不做客户端,也不找酒厂,只做会员制,以保证第三方立场。”
李雯峰表示,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严格恪守第三方原则,采用会员制模式运营,酒品和客户开发均由会员完成,交易中心的任务则是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转。交易中心将会员分成发行会员、承销会员和经纪会员,发行会员是酒的所有者,承销会员负责承办投资酒在交易中心平台上的上市申请、路演及发行等相关事务,经纪会员则负责开拓客户和办理客户入市手续,所有客户必须在会员处开户后方能进行交易。
“系统安全性还包括破损理赔机制和客户资金安全。而且,交易中心内的投资类酒品从发行到退出交易由保险公司全程保险。”李雯峰进一步说道,“第二是信息透明,市场不理性往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们的上市公告、承销人凭条、发行会材料、公证保险等所有信息都会向会员公开,以促进交易公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