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sp; 12月17日上午,“2014中国白酒文化节”分项目之一——宜宾市名优白酒产业银企对接会在宜宾市政府召开。会上共签署了20项银企对接协议,涉及包括叙府酒业、红楼梦酒业等十多家宜宾名优白酒,意向签约金额达7.55亿元。
今年以来,宜宾市已多次采取不同形式组织金融机构与名优白酒企业对接,这也成为宜宾白酒产业应对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之一。
自 2012年至今,全国白酒产业调整逐渐步入深水区,表现出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等“新常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宜宾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扶持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引导企业技改扩能项目量力而行,加大拓展市场营销等措施,对宜宾白酒产业主动适应酒业“新常态”,加快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
挑战与机遇并存
据了解,今年1-10月,宜宾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61户,产量43.83万千升,同比增长6.18%;产值353.49亿元,同比增长0.67%;主营业务收入627.75亿元,同比下降1.48%;利润总额82.60亿元,利税总额129.0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占比情况与往年基本持平。
初步预计2014年,宜宾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52万千升,产值4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70亿元,利润总额100亿元,利税总额157亿元。
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学焦认为,目前宜宾白酒面临的形势,总体上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宜宾白酒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生产企业存在小、散情况。现有320户白酒生产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61户,除五粮液外,仅有高洲酒业销售收入过20亿元,其余企业均在10亿元以下,亿元以下企业占比40%以上。部分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资金连紧张。截至12月10日,宜宾市重点白酒企业中有16户提出融资需求12.07亿元,主要为流动资金和技改项目资金。
宜宾白酒产业的机遇则来自于宜宾天然的酿酒地理优势、深厚的酿酒文化、独特品质和人才优势所形成的白酒产业基础。五粮液的品牌强势和宜宾白酒的市场空间,也为宜宾白酒后市发展提供了支撑。
着力打造名优白酒产业基地
针对白酒行业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新常态”,宜宾白酒产业目前主要的转型方向是推动名优白酒产业发展,着力于打造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
作为宜宾经济的主要支柱,宜宾白酒行业是宜宾市委市政府主推的一号产业。目前宜宾市已成立了推进宜宾名优白酒产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推进宜宾市名优白酒基地发展建设的近期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
为了推动宜宾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宜宾市已调整了宜宾白酒产业规划,将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目标1420亿元调整为1000亿元,并调减了技改扩能内容,增强了市场营销、创新驱动、白酒文化建设等内容。宜宾市委市政府还及时引导企业技改扩能项目量力而行,能缓则缓,该停则停,目前宜宾市缓停扩能已达18万千升。
据李学焦介绍,下一步宜宾白酒发展将推进“四大转变”:产能扩张向质量效益方式转变,主攻集团消费向满足不同层次需求转变,原酒销售为主向品牌瓶装酒销售为主转变,传统营销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营销转变。未来将努力把宜宾打造为名副其实的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