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学不只是酒
山东颐阳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海先向记者介绍文登学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登学”是什么?
文登地处山东半岛东端,南邻黄海,是一座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境内有被誉为“海上仙山之祖”的昆嵛山、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乡回龙山和省级森林公园天福山四座名山,有156公里海岸线,岬湾相间,风光旖旎,有5处高品质的温泉,是“中国温泉之都”。
宜居的地理环境为人们健康长寿创造了条件,也孕育了许多长生不老的传说,引得不少王侯将相来文登探寻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史料记载,秦汉之际便有大批方士聚集文登,秦始皇、汉武帝更是数次亲临此地寻仙问药。
除了神奇的自然景观与宜居的养生之地外,文登更以灿烂辉煌的“文登学”文化著称于世。
文登学首先是一种文化。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来到今文登一带,召集文人学士登城东山吟诗作赋,以颂功德,古城文登由此得名。
公元568年,文登设县,便取“文士登山”之意命名“文登”。在文登,一个“文”字赋予这片土地以文化的灵秀。文登人有崇尚文化、刻苦读书的优良风俗,历代多出文人雅士。自唐朝开科取士起,文登人就榜上有名,明清两朝最为可观,有进士61名,是全国县平均数的两倍,并且走出了乾隆帝师徐士林这样的名士。“文登学”的美誉远播四方。
东鲁遗风汇聚而成“文登学”,名人雅士功成名就“文登学”。宋元丰八年,苏东坡被任命为登州太守,他虽在此任上只做了5天,但大诗人在目睹文登民众勤奋好学的风尚后,不由发出了“至今鲁东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赞叹。
这里不仅吸引着古之文人接踵而至,今人也都吐纳仙气,闻着酒香纷至沓来。《华夏酒报》记者在颐阳酒业的展览馆中看到了大量的字画,其中不乏舒同、沈鹏、启功等书法界名家的墨宝,他们趁着酒兴挥毫泼墨,为文登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于海先说:“国兴则酒产畅茂,酒里荡漾着国家的兴衰与时代的嬗变。文登学酒的兴起,是胶东半岛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文登学酒之所以受消费者青睐,不仅是因为它是纳昆嵛山之仙风、吸昆嵛山之圣水酿得的琼浆,还在于它品牌文化的独特性。”
文登,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孕育、发展了博大的“文登学”文化,造就了一大批颇负盛名的“文登学人”,“文登学”由此享誉海内外。
而后,文登学才是酒。
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镌刻了文登学酒文化坚实的丰碑,而历史悠久的好酒一般都需天地之灵气。昆嵛山之仙气、水之灵气,又为文登学酒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