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贵州省组建“大茅台集团”日前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茅台集团与贵州国台酒业、贵州怀庄酒业、茅台镇糊涂酒业和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等4家民营酒企进行了第一轮秘密会谈。这一信息表明,贵州白酒产业规模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黔酒扩能
贵州是酱香型白酒的故乡,上世纪80年代,贵州酒业开始步入鼎盛时代,规模以上的酒厂超过百家,几乎每个县都有酒厂,也曾涌现出鸭溪、贵阳大曲、湄窖、匀酒等“贵州八大名酒”。
《华夏酒报》记者在茅台镇采访了解到,近两年来,在这个城区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茅台小镇,聚居着近300家酿酒企业,其产量和产值占到整个贵州白酒产业的8成以上。为了扩大产能,仁怀市以工业园区为主,加上茅台集团和赤水河谷聚集区,统一规划,面积增至45平方公里,横跨9个乡镇。
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亚海向记者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仁怀名酒工业园面积扩展一倍后达到26平方公里,入场的企业已经有45家,总投资达几百亿元。若加上排队等候的60家企业,投资将达千亿元。
据贵州大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唐集团已在茅台镇征地800亩土地,拟建年产万千升以上的酱酒帝国,一旦建成将跻身茅台镇酱酒产能前三强。值得关注的是,1999年收购茅台镇国台酒业的天津天士力集团,现已成为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反映黔酒产业规模变化最大的恐怕还不仅仅是以上这些数据,而是一个有着近60年发展史的黔南地区老国有企业——都匀酒厂所发生的变化。这个曾享誉“贵州老八大名酒”称号的酒厂,日前已由张洪、喻祖雄联合大成投资公司等投资人,以2640万元成功竞得。此举意味着曾经为黔南州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区域名片——“匀酒”将步入新的发展轨道。而对于贵州酒业的发展来说,匀酒的重生,更有另外一层深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