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对于中国白酒业而言,在即将度过多事之年和开始转向的2012 之后,“后2012”已经来到了。后2012 肯定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或许也会附着“空间”的意味。而且,后肯定也不仅仅具体指2013年,2014年,2015年,或许也会更远。
之一最近刚看到的一句话,历史是时间点上组成的系列数字。
时光飞逝。《糖烟酒周刊》从1993 年创刊,到1995 年开始关注和报道白酒业,不知不觉,已经将近二十年的光阴。而我本人从2000 年3 月1 日加盟到这家期刊社,到当年进入白酒行业,再到今天,也有10余年的光景了。
再看我们编采团队的核心成员,“司龄”最长的十三四年,最短的也有三四年,长期在一起的甘苦相伴,不用太多的语言,悲欢忧喜皆能领会,举手投足皆成默契,我们汇聚和奔跑在那么多共同的时间的点上,那么多的印痕,那么多沉甸甸的抹也抹不去的记忆……我不知道这些都算不算“历史”,都算不算“阅历”,都算不算沉淀、影响、魅力、淬炼和力量?
我们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少中过来,穿过了那么多的白天和黑夜,这些年,我们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和行业一起,有时也焦虑,有时也迷茫,有时也狂喜,有时也沉重和悲伤,崩溃和绝望……艰辛的幸福,太多体味和情感,难以言说。
许多人高度评价我们的稳定、执着、坚持和坚守,我却惊诧于我们的迂阔和专注。真的,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不谈信仰,我们不会有那么高尚,这是惯性、存在和宿命的力量!
之二后2012,虽然上半年14 家白酒上市公司仍然创造了不错的业绩,虽然茅台近期的提价对于进一步下滑、进一步利空的行业整体有一定的神奇“止跌”作用,但山雨欲来的时候,任何事物都不能改变其运行的轨迹,唯有强壮和改变我们自己。
2012 年酒类行业的变化太多。太多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警惕随时、随处都可能出现和“飞过来”的“黑天鹅”。
之三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在过去黄金十年,许多高速发展的企业和品牌,给很多人、很多远见卓识的酒商带来了财富和机遇,也成就了很多成功和传奇,但到了2012 年以后,又会怎样,又该怎样呢?股神巴菲特说,“要做价值投资,不要做价格投机;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着名经济学家陶冬有一个有趣的“爆米花”投资理论:玉米粒爆一下就会成为爆米花,而爆米花已经经历过膨胀,再烤也不会再次膨胀。但是,那些没有被爆过的玉米粒,则有迅速膨胀的机遇。他认为,价值投资理念就是寻找“玉米粒”,而非已经爆过的“爆米花”。
这个理论最近被盛初公司的黄磊先生引用到了酒行业,我们也不妨借助这个“美妙”的理论再一次认真地审视一下我们的“后2012”的白酒大势和经营策略,而寻找到那些新的、发掘不足、此前不被人充分关注的企业和品牌的“玉米粒”,则是我们的主旨和重点。唯有如此,无论对于广大的经销商读者,还是酒类生产企业,才有可能在“后2012”中获得机遇和引爆收益。
来源:糖烟酒周刊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