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早上8点10分,400多名经销商齐聚吉林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的会议厅,他们脸上没有了平时酒市搏杀的意气风发,而是写满专注和凝重的表情。
著名酒类营销专家、孟跃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孟跃的一句“东北酒类市场不久将要迎来一场品牌大战”,使经销商们陷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当中:如何在酒类消费市场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关键节点上精准定位,创新变革?如何在未来的品牌洗牌过程中把握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的跨越发展和商业品牌的优化建设?此刻,与其说经销商们是正在倾听营销创新培训的“学生”,倒不如说是厉兵秣马、蓄势待发的“战士”。
创新变革赢得“自我挑战”
结合对《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酒类流通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解读,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指出,东北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文化底蕴深厚,酒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酒类消费市场非常广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东北酒类流通行业的发展规模和经销商企业的规模并不突出。在“十二五”期间,东北酒类流通行业应该将“创新”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加强对理念、模式和方法、技术的创新,这将全面引发东北酒类市场的竞争升级。
对于酒类经销商所关注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商业品牌的建设等问题,诚如黑龙江省酒类管理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永桓在致辞中所言,传统的酒类经营模式在延续了多年之后,它的局限性开始暴露出来,市场的渠道越来越趋于扁平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而酒类企业经营则普遍提倡终端下沉、渠道细化等理念,给经销商带来了较大冲击。唯有立足社会经济和行业进步的大背景,规划企业发展方向,打造全新的经营和服务体系,并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从专业、细分的市场差异化中赢得竞争优势,酒类流通企业才能不断体现自身价值,决胜于未来市场竞争中。
而《华夏酒报》总编辑秦书尧则认为,当前,东北酒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汾酒、杜康、洋河等强势品牌持续加大在东北市场的经营力度;另一方面,随着湖北稻花香集团入驻东北,投资3亿元建设黑龙江稻花香产业园,以及沱牌舍得、枝江大曲等知名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和酿酒基地纷纷落子东北,而高洲酒业、金门高粱的粮食基地正在东北筹划建设中,由此推断,东北白酒市场即将进入一段重塑品牌格局的激烈竞争时期。作为经销商,此刻需要的不仅是市场竞争中的魄力和勇气,更要注重自我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提升,唯有赢得“自我挑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挥洒自如。
显然,东北酒商已然感受到“大战”前的紧迫感,他们普遍将本次年会视为“战前”的强化练兵,吉林苏荷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新越将之形容为:“酒类营销现状及未来分析”是锁定发展方向的“雷达”,“酒类营销连锁模式走向”是地面推进的“陆军作战”,“酒类流通企业跨区域合作的实现路径”是拓展市场的“海军作战”,“群体式团购营销模式竞争下的业绩突破”则是直达要塞的“空军作战”。
于是,我们看到,在年会的每个间歇当中,总有很多酒商迫切地走上前来,或与营销专家深入沟通,或拷贝课件以详尽研习。
厉兵秣马成就“王者霸业”
作为酒类生产企业,在本次年会上则展示出另外一种状态:积蓄势能,枕戈待旦,要在未来东北酒市中大展拳脚,成就“王者霸业”。
一大早,汾酒的会场展位上就围满了经销商,看包装、品酒、谈合作,现场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一位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经销商顾不上擦干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就仔细端详起“老白汾”产品。山西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世平表示,汾酒在2012年将突破百亿元销售大关,而对东北市场更是充满信心,借助本次酒商年会的平台,以“中国酒魂”为核心诉求,汾酒的“信仰营销”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对于接下来的东北酒市争夺战,汾酒已经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做好了从战略到战术的充分准备。
杜康则提出,借助于自身的品牌和品质优势,与东北酒商共赴挑战,共同成长。洛阳杜康控股销售公司总经理苗国军认为,酒类经销商未来的终极竞争将是对自身商业品牌的打造,而杜康先天具有的文化底蕴和市场号召力,是加速酒商品牌优化建设的催化剂,杜康的未来之战,必将是与经销商协同作战、共同成长。
而从本次年会来看,东北地产酒类企业也没有丝毫懈怠,正在加紧品牌升级与市场建设的进程,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残酷竞争。吉林省榆树钱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向阳坦言,东北白酒要敢于向名酒“叫板”,积极亮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并坚持引进人才,创新引领潮流,首先赢得根据地市场的“保卫战”,继而寻求外围市场的实质性突破。
年会期间,汾酒、杜康、榆树钱等企业分别与十余位东北地区的优质经销商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在晚间的招待宴会上,厂商代表齐聚一堂,把酒言欢。共进一杯壮行酒,明天又将踏上新征途,大家彼此相约,明年此时再相会,看战果累累,庆战士凯旋。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在2012东北酒商年会上作酒类流通业发展趋势报告。
黑龙江省酒类管理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永桓在2012东北酒商年会上致开幕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