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品种类别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酒闻:五粮液坚持挺价 继续直分
·五粮液发力系列酒 实现市场新增
·酒闻:2015,五粮液开局之年
·华夏酒报:古井贡 逆势涨价的战
·华夏酒报:双沟酒业工业旅游新招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洋河415.85亿元居酒水
·酒闻:五粮液创新发展 开启微博
·抓名优缓扩能,宜宾白酒产业破题
·酒闻:五粮液上榜2014中国工业行
·青青稞酒顺利通过“青稞酒特征风
最热文章
· “小米功夫”宣告文王转型
· 酒祖杜康·名仕封坛大典将耀世
· 泸州老窖传世窖池“引爆”市场
· “朝朝向上”开创保健酒新品类
· 泸州老窖特曲老酒破局川南市场
· 云中酒业发力成都糖酒会
· 泸州老窖如何实现“王者归来”
· 洋河老字号强力进军“中端”酒
· 五粮液筹建财务公司
· 中粮白酒上路
旗帜广告位
王延才 名酒荣耀见证行业进步
2012-08-30 23:26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王延才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

     “四大名酒”满载荣耀走过的60年历程,同样是中国白酒行业壮大发展的60年,无论是在产量、质量还是在文化建设等方面,白酒行业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认为,行业成长的动力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酒类企业制度改革、创新发展等因素,又离不开消费放开、市场壮大等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推动着酒行业整体结构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为行业壮大提供了核心动力。在“四大名酒”的荣耀历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名酒荣耀见证了行业进步,并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行业引领作用。

技术引领:促进行业质量升级

     王延才认为,白酒行业6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质量保障,“酒业的产能从少到多,装备从落后到先进,酒种、质量特色从单一到丰富,生产技术从最初手工作坊式的原始形态发展到今天的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在酿造、分析、配套设备等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现代化的高科技水平,最终表现为行业综合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沿着白酒行业60年来的发展足迹,王延才回顾了“四大名酒”在技术创新与质量升级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自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举办到1978年间,中国酿酒行业基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受当时经济水平的限制,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处于匮乏阶段,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喝酒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奢望”。相对应的,酒类行业在当时的环境下自然成长,还没有形成竞争概念,在粮食原料配额调拨的条件下只能维持正常生产,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饮酒需要。

     1964年,著名白酒专家秦含章带领一个课题小组亲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蹲点,从原料、制曲、工艺流程到检测方法,对汾酒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论证和改进创新,并与其他名酒的不同芳香物质成分加以对比剖析,最终找出了清香型白酒是以乙酸乙酯为主要呈香物质的个性特征,并围绕这些物质含量对白酒香型和风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科学阐释,在进一步优化汾酒品质的同时,其产量实现成倍增长。后来,该项科研成果帮助汾酒厂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一举夺得“国家科技贡献奖”,并在白酒行业中广泛推广开来。

     同年10月,中国白酒发展史上另一个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试点工作在贵州茅台酒厂举行。此次试点工作由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主持,通过对酱香型白酒的曲种、酿造工艺、微生物特性及香味成分进行认真检测,并加以深入分析和科学总结,终于揭开了围绕在茅台酒身上的诸多“秘密”。此次试点所取得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证明了己酸乙酯确实是窖底香味成分,也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从而对浓香型白酒此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茅台试点、汾酒试点以及烟台试点,被后人并称为中国白酒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试点里程碑”,其取得的技术成果一方面提升了白酒产量,满足了大众消费者的饮酒需求;另一方面,为白酒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白酒行业由一个极其落后的传统产业迈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茅台和汾酒两大名酒试点所发挥的技术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为白酒的成功变革和崛起注入了科技动力。”王延才如是说。

     1978年之后,酒类产业得到高速发展。首先体现在产能上,“七五”期间白酒产量增长52%,“八五”期间增长50.6%,到“九五”初期,我国白酒产量攀至历史高峰,达到801.3万千升,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县县有酒厂”的红火景象。

     随着产能规模不断提升,大众消费者对于酒类产品的日常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市场”的杠杆作用显现出来,酒行业内部逐渐萌发了市场意识,昔日高高在上的名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的日常餐桌上。名优酒凭借其优秀的品质和响当当的口碑迅速在市场上热销起来,“物美价廉”成为当时最具诱惑力的市场广告语。

     1989年的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成为中国酒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它既是对此前酒类行业发展情况的一次盘点总结,又为后来20年里的行业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以“十七大名酒”为代表的一批名优白酒企业在此次评酒中摘金夺银,从此驶上发展快车道,成为行业壮大的骨干力量。

     名酒的发展让更多企业意识到,技术进步和质量领先是赢得市场的关键,由此,白酒行业内的学术交流氛围愈发浓厚,广大白酒技术工作者积极钻研总结,从名酒的先进酿造工艺中汲取经验,与各自企业的实际生产实践相印证,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提升质量。同时,各白酒企业积极摸索通过广告等形式,进行以质量为核心诉求的品牌宣传,中国酒行业的现代化篇章正式开始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白酒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啤酒、葡萄酒以及洋酒等蓬勃发展,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以80后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群体,对传统白酒文化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加深;以及从量税对低档白酒产品的沉重打击等,受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白酒行业在2004年之前一直处于调整阶段。

[1] [2]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贵州酒博会直追糖酒会?
下一篇:以产看销,酒业形势全面向好
 中国酒业大数据密“云”
中国酒业大数据密
青
水井坊换帅瞄准中低端白酒市场 柯明思时代结束字号
水井坊换帅瞄准中低
北宗黄酒荣获第31届巴拿马世博会金奖
北宗黄酒荣获第31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