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都公认一个观点:洋酒的不同品牌能够有效的区隔,但白酒却非常难。什么原因呢?白酒品牌没有个性。
从竞争发展的规律来看,产品同质化越严重,就越依赖情感型价值与自我表现型利益的品牌核心价值来形成差异。社会越进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张扬情感型价值与自我表现型利益的品牌核心价值就越对消费者有诉求力与感染力。无疑,品牌将成为白酒竞争的下一个核心。
白酒可算非常注重品牌文化了,但宣传来宣传去无非就是 “历史悠久、酿酒秘方、神秘传说、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曾喝过”。不错,这些是白酒品牌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可能是打动消费者的基础,但绝非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力量。因为这些几乎每个品牌都能说上一大箩筐,无法形成品牌独一无二的区隔与个性,只能作为品牌成功的背书信息和次要诉求而已。因为品牌的基本功能就是形成差异。
除了历史,白酒还从“吉利、喜庆”等十分雷同的角度挖掘品牌核心价值,或者几十元的酒都去宣扬“成功、高贵”。这实际上表现了白酒品牌自我迷恋型的思维方式。
给白酒品牌提炼规划出一个差异化的核心价值真的就那么难吗?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品牌核心价值的内涵。核心价值包括功能型、情感型价值与自我表现型(社会型)价值,它可以是一种审美体验、快乐感觉、个性修养、生活品位与态度等等。
核心价值必须与消费者的心灵脉动产生共鸣,才真正有价值。洋酒正是围绕其核心价值,用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不断演绎,激起了巨大的共鸣,才快速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喜好。而白酒,无论是历史、秘方还是传说,都与消费者产生很大的距离感。所以洞察消费者的内心是十分必要的。借助座谈会、深度访谈等定性调查,特别是运用心理投射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消费者表达,然后在信仰、意见、态度、动机、对产品的使用评价、对各竞争品牌的看法等中间,找到提炼差异化核心价值的机会。
在调研深挖消费者内心的基础上,开动创造性的头脑,我们就会发现天地宽广。一个中低档的白酒,可以塑造爱心和责任文化,塑造一个平民阶层虽然不富有,但是有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和社会责任感,薪水有限但把家庭建设得小康而温馨,这样的定位一定会有中低档酒消费群怦然心动,认同和购买;或者干脆输出豪爽、干脆、开心的文化,如枝江大曲。对于中高档酒,也不应该狭隘地锁定在成功、高贵等机械图解式的地位,从容、睿智、儒雅、大智慧、执着进取、豁达、分享的精神等等都可以成为品牌核心价值定位的方向,如舍得、宋河粮液等。针对年轻人,则可以宣扬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致的文化,如追求成功而富有生活情趣、及时行乐、我行我素、激情活力、小资情调,让他们成为白酒的拥护者。
“没有区隔就去死吧”,这是品牌大师特劳特振聋发聩的呼吁。最糟糕的核心价值也比没有核心价值强。白酒,提炼你的核心价值,时不我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