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进口葡萄酒入侵中国 “狼来了”?
2007-08-0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在风生水起的酒水市场上,葡萄酒显得安静了许多,没有白酒的纷争和浮躁,不像黄酒那样深受区域羁绊的困扰,也缺少啤酒圈地建厂的火拼,虽然也曾爆出诸如“洋垃圾”、“年份酒”“民权葡萄酒质量”等问题带来的讨论和反思。但从市场角度上看,终归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宛如长夜里的一炉木炭,不温不火,就那么静静地燃烧着。然而,忽如一日,浏览报刊,会经常看到有关国外葡萄酒的资讯和新闻;打开电视,国际知名葡萄酒品牌的广告带着浓重的异域色彩悄悄出现;走进商超,中外葡萄酒品牌扑面而来,琳琅满目;就连杂志接发稿件的邮箱里,也时常会收到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驻华使馆的葡萄酒信息;这一切仿佛都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国外葡萄酒又来了!

    于是,平静的葡萄酒市场出现了些许不安和躁动,有人惊呼“狼来了”,有人预测“中外葡萄酒将爆发价格战”,也有人出招“应对国外葡萄酒攻防策略”。一时间,国内葡萄酒市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副大战将至,人人自卫,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惶恐样子。

    事实上,当业界惊畏洋葡萄酒抢滩中国From EMKT.com.cn市场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份理智,对中国市场的总体状况有个清醒的认识,更应该正确理解竞争与融合的关系。

    我国葡萄酒的总体情况是,2006年总产量49.51万千升,比上年度增长18.10%;销售收入129.5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5.04%;税金总额16.1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9.7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3.53亿元,同比增长19.63%。随着长城、张裕、王朝等骨干企业品牌影响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葡萄酒企业绝非人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

    从消费市场角度看,我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仅占国内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人均每年葡萄酒消费量约0.35升,是中国四大酒水消费水平最低的酒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4.5升的7.8%,与饮食习惯相近的日本(2.2升)也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高,葡萄酒市场景气指数还将进一步上升,有数据表明,2006年末我国总人口是13.14亿,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水平是11759元,2006年我国GDP增长10.7%,2007年一季度GDP增长高达11.1%,食品类CPI消费指数也不断攀升,同比增长了6.2%,这都预示着一个新的消费时代的来临。因此可以说,中国葡萄酒的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虽然进口瓶装葡萄酒关税由43%下降到14%,综合税率由85.9%下降到48.2%;进口散装葡萄酒关税从43%下降到20%,综合税率从 85.9%下降到56%。但是,进口关税的降低,一方面激活了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必将带给我们国外葡萄酒企业先进的理念、精湛的技术工艺、科学的种植模式以及丰富的葡萄酒文化,从而通过竞争加速我国与世界水平的接轨和融合,提升我国葡萄酒企业的综合实力。

上一篇: 开瓶费到底该不该收?
下一篇: 从"产品商标"到"产区商标" 47家葡酒企业同打一张牌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