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酒文化网_中国酒文化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仁怀酱酒“进化论”
·扩产能、数智化 读懂酒企股东大
·绘就高品质发展蓝图,国台再次远
·时代向前,行业向上,五粮液国际
·芬欧蓝泰标签发布全新可持续发展
推荐文章
·法国翡马再获金奖,有机实力权威
·2022年前四个月 酒类价格同比温
·“新国标”下 光瓶酒的成长与应
·品质还是产能?开启新周期的“秘
·“三品”行动赋能酒业数字化发展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茅台黑色包装酒纷纷上市
旗帜广告位
仁怀酱酒“进化论”
2022-06-14 09:0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核心观点正被仁怀酱酒重新演绎。

在这轮始于2017年的酱酒大周期中,经历了由繁荣到调整的转变,仁怀产区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正在主动改变、寻求进化、在适应新的周期、新的环境。

如果说,本轮酱酒大繁荣的周期像是一场马拉松,那么现在的酱酒调整期,就像是一个“补给站”,给仁怀产区和酱酒企业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审视自己、调整策略、重回赛道。

这就是仁怀酱酒的“进化论”。

01、仁怀进化,标准提升

202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酱酒市场的降温、资本的降温,传导至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就是外来考察的客商、经销商锐减。这对于过去几年习惯了“车水马龙”的仁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随之而来的,则是仁怀市政府开始了全面的行业整顿行动。酒业家在走访中了解到,对于来自政府层面的管控、整顿,很多企业和品牌从最开始的不理解,逐渐到主动配合。在这个过程中,仁怀产区已经在悄然间完成了进化与蜕变。

“这两年来,仁怀酱酒从非理性繁荣向理性和规范发展,向品牌化和集约化集中发展,这个变化是很明显的。”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贵州黔酒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兴贵对酒业家说。

从无序到有序,从野蛮生长到健康扩张,更为重要的是,仁怀产区的经营主体,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战略发生了改变,企业家的思维和思想发生了转变。在这些的综合作用下,仁怀产区的进化更加明显。

在仁怀市政府5月9日发布的《仁怀:守牢发展生态两条底线,助推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层面对仁怀酱酒产业清理整顿的成果:聚焦仁怀产区白酒行业“低小散弱”问题,自2021年深入推进“三个一批”治理工程以来,已清理整治退出、关停白酒企业(作坊)622家,已签订退出协议304家,填埋窖池261家2977口,完成“四改”企业799家,验收合格728家。同时,将规模不达标企业纳入兼并整合对象,已完成兼并整合51家。

这里提到的“三个一批”,是指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组做大一批。酒业家了解到,在“整合关停、改造升级、转型发展”等系列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仁怀白酒产业正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带动社会经济成功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仁怀全市规模以上酒企白酒产量达到19.8万千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4亿元。截至2021年,仁怀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06家,产值上亿的企业有29家。

对于仁怀产区的这一次“大手术”,金酱酒业董事长汪洪彬在接受酒业家采访时表示,政府打击串酒、规范年份酒标识、环保整改等举措,是基于整个仁怀产区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这对志在长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来说是件好事。

简而言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进一步提高了仁怀产区酱酒企业的相关标准,包括环保标准、生产标准、质量标准等,而这些标准的提升,对于整个仁怀产区的产区形象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推动作用。

“更强的仁怀产区标准认知,对产区内企业的品牌推广、产品价值提升都有比较重大的作用。”上海正品堂酱酒咨询机构董事长邵伶俐对酒业家说:随着仁怀产区的优化、调整、重组、兼并、资本化以及产业标准更高、更严格,未来,仁怀产区的行业价值也更加凸显,产区的标杆领航作用将更加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仁怀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进一步体现了仁怀市地方政府对于产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在万兴贵看来,政府推动产区向优势资源集中,向规模型和品牌化方向集中,既在推动仁怀产区的理性成长和良性发展,也在加强行业的监管,加强宏观产业政策的引导。

02、品质为根,已成信仰

事实上,据酒业家多年来对仁怀产区的持续跟踪与观察来看,这两年来,经历了酱酒由火热到回调的阶段,仁怀产区内生产企业最明显的改变之处便在于:品质意识不断提升,在产区内部,似乎也达成了一种无形的共识,那就是品质的信仰。

“当前在产区内,不管是大品牌、小作坊、还是个体户,已经深刻的感知到了质量才是永恒的话题,围绕质量这两个字,产区内的企业和品牌都在竭尽所能。”仁怀产区相关人士总结说。

酱酒的第一阶段,是鱼龙混杂的阶段,更是野蛮生长的阶段。近年来,在仁怀市政府、仁怀市酒业协会、仁怀产区主流企业和品牌的共同努力下,仁怀酱酒产业已经走出野蛮、告别混沌,仁怀产区呈现出新的面貌。如今的仁怀产区,在品质上“去伪存真”的氛围不断浓厚。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质的重要性,并在生产环节开始加强管控,杜绝串酒,加大坤沙的生产正成为产区内的主流声音。”一位仁怀酱酒生产企业负责人对酒业家说。

另一位仁怀酱酒企业掌门人告诉酒业家:这两年来,仁怀产区迸发出了一种以品质为核心的、蓬勃向上的力量,仁怀大多数的人始终在埋头做事,在做好自己,这就是产区最重要的事,就是崇本守道。

今年以来,酒业家多次深入仁怀产区,走进生产企业,在与每个企业负责人接触的过程中,这些企业负责人都会提到品质的重要性,并从生产环节开始就把品质管控落到实处。

茅合酿酒集团副总经理、成义烧坊事业部总经理江勇对酒业家表示,前些年酱酒定制和贴牌热的兴起,有些产品品质不过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未来,一款酱酒产品能否在消费者的消费清单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定是靠品牌和品质的双驱动。

“品质是根本,也是基础,只有品质好的品牌,才能被消费者所选择,酱酒的调整实质上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一定是良币驱逐劣币,在酱酒热中割韭菜、薅羊毛的企业,一定会被市场淘汰出去。”江勇说。

在酒业家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类似江勇这样的思考并非个例,而是目前仁怀产区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想也并非只有头部品牌才有,而是更多的生产品牌、原酒厂家,都已经高度重视起了品质。

初心酒业的产能仅有1200吨的规模,王杰飞董事长在接受酒业家采访时表示,酿酒人一定要有初心,如果不热爱这个事业和工作,酿出来的酒一定是不好喝的,而作为酿酒人,也要树立责任意识,做长期主义者,坚决不赚快钱。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扩产能、数智化 读懂酒企股东大会
下一篇:上市6年斩获80余枚大奖,“硬核”金士马瑟兰葡萄酒做对了什么?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