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酒文化网_中国酒文化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国产葡萄酒真的缺品牌吗?
·扩产热潮再升温 酒业新一轮洗牌
·新规出台 酒类直播怎么做?
·从中央到地方 生态环保政策塑造
·国台酒春节档双重惊喜 购高端白
推荐文章
·协同发展拓新局,郎酒、习酒、国
·破300亿 强分化 清香梯队2022能
·西鸽酒庄携手由西往东美酒公司
·虎年春节 酒市发生了哪些“新变
·低度化白酒再被鼓励 能否迎来“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茅台黑色包装酒纷纷上市
旗帜广告位
扩产热潮再升温 酒业新一轮洗牌正加速到来?
2022-03-14 09:3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3月1日,在西凤酒2021年度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透露,2021年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716万千升,同比下降0.6%。

如果与往年对比的话,这个数据是在意料之中的。从时间横向角度比较,近5年来,中国白酒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然而,最近两年却有越来越多的酒企加入了扩产阵营,行业似乎正释放出新一轮扩产信号,这与实际下降的趋势显然有些背道而驰。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待酒企掀起的这轮扩产运动,这背后又暗藏着什么样的产业逻辑?

1、谁在掀起扩产运动?

近年来,白酒行业的分化效应已经日渐明显,所谓分化就意味着市场会更向名优企业倾斜,因此,名酒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化,而争抢市场除了靠前方拼杀外,也更考验后方的产能储备。尤其是这两年,不少酒企都掀起了“扩产”运动,干劲十足。

2月18日,今世缘发布公告称,拟投资90.76亿元建设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项目。砸重金90亿进行扩产项目,对今世缘这般体量的区域龙头企业来说可谓下了血本。而在行业里面这样的大手笔投建也并不足为鲜。

今年1月,贵州茅台、五粮液发布了扩产或技改计划,其中贵州茅台拟投资41.1亿元,扩产系列酒制酒产能;五粮液投资规模为27.5亿元,拟分两期实施制曲车间进行扩能改造。

去年,酒鬼酒表示在前期投资7.79亿元建设生产三区一期项目后,再度启动二期工程,拟投资金额为15亿元新增基酒产能及扩大储酒规模。

把时间线拉长,2020年,扩产的浪潮就在涌动。泸州老窖、古井也向行业释放出了大手笔扩产的消息。据统计,仅2020年,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就有8家实施或提出了产能扩张计划。

梳理这些扩产的酒企对象,还是以全国头部酒企、区域龙头酒企以及新崛起发展较快的酱酒品牌为主,中小企业并没有一味跟风,这意味着扩产并不是所有企业的最佳选项。因为在当下行业分化背景下,正上演着大鱼吃小鱼的戏码,扩产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要估算后续释放的产能能否落地变现,坦白来说,这就是一场与未来的对赌。而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经营盈利能力,中小企业大都处于下风,“产能扩容”看来也只是少数玩家的游戏。

此外,除了酒企个体在发动产能扩充战,产区也在紧跟扩产的节奏。以中国白酒传统的“金三角”产区,泸州、宜宾、仁怀为代表,均支持当地企业产能扩建和技改项目。在酱酒热潮下新兴的金沙、习水等产区,同样也在紧锣密鼓开启酱酒产能军备竞赛,以此跟上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容。今年2月,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汾阳)5万吨白酒生产项目进行了集中开工仪式,这标志着吕梁将逐渐形成以汾酒为核心的白酒品牌集群,在大力推进清香型白酒产业基地建设。

2、扩产背后的“玄机”和“危机”

众所周知,中国白酒行业已进入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时期。随着消费升级的驱动和消费者对喝好酒需求的日益提高,这意味着优质白酒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现实的优质产能供应确是相当紧张。中国酒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延才曾表示,中国的高品质白酒不足国内白酒产量的1%,整个白酒行业的高端产能处于极度稀缺的状态。

因此,在优质产能无法满足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下,很多酒企都将扩产纳入了重要的战略规划。这里的扩产显然不再单纯注重量的提升,而是通过扩大基酒储备,为将来做老酒或年份酒提供产能支撑,以此为高端产品进行品质赋能。

北京卓鹏战略机构董事长田卓鹏认为,在“十四五”期间,白酒行业向头部名优酒企集中的趋势不会变,而在集中的过程中,市场对头部酒企原酒、高端酒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

不难理解酒企长远布局未来高端市场竞争而采取扩产行动,但扩产并非能让酒企们都如愿以偿。举例来说,从上市公司酒企年报中的产能利用率数据来看,除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的产能利用率在100%区间波动外,其他头部酒企和区域龙头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而伴随扩产之后又会释放出新一轮产能,就很难保证市场会充分消化和容纳这些新增产能,这背后显然暗藏着一定的“过剩”风险。

在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酒水事业部主任李振江看来,头部企业扩产能,本质上有三方面考虑因素:一是国家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二是白酒行业发展长期趋势向好;三这是传达自身企业发展向好的一个典型性表现。但是,目前中小企业扩产能并不多见,更多是在茅台镇存在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酱酒产业的市场空间还远未达到饱和,大家都不断地通过扩产能方式来去解决自身和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这也从而提升了酱酒产能竞争的基准线。

因此,他认为酱酒企业现在还处在扩产能、解决供应链的阶段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茅台镇的中小企业们积极扩产问题是不大的。

3、如何辩证看待“产能过剩”?

2011—2021年,行业的白酒产量前6年都是一路增长态势,每年都在1000万千升以上,并在2016年达到最高值1358.36万千升。之后连续5年,白酒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据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十三五”末白酒产量同比“十二五”末下降了43.0%,这几乎减产了一半。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白酒行业的销售收入每年却是递增趋势,这背后说明了白酒产业的量质水平得到了很明显的提升。田卓鹏同时表示,在“十四五”期间 ,白酒行业还会进一步“去产能化”,产能还会保持下降趋势。

针对产能下降的隐忧,李振江则认为,从大的环境上看,白酒产能是有一定过剩的现实情况,但这背后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即规模好、销售好的企业,他们产能的确是不够的,所以需要扩大产能。而一些三四线的企业,在前几年扩产能之后,由于企业经营不是很理想,就出现了产能消化受阻的问题,造成了所谓产能过剩的结果。所以,行业目前凸显出了产能“旱涝不均”的矛盾。他坦言,从近几年产能实际情况看,已经没有像七八年前整个行业集体大规模扩产能那种状态。未来白酒产能的发展走势,还是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行业的结构分化还会进一步加强,头部酒企和区域龙头等强势品牌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这势必会对中小品牌形成更大的挤压,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市场也会偏向优势产能集中和倾斜,随着名酒企业产能释放逐步兑现,这或将引发行业新一轮的竞争洗牌。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新规出台 酒类直播怎么做?
下一篇:国产葡萄酒真的缺品牌吗?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