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这句话在丰联酒业的职业经理人们的内心或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
11月3日,酒便利发布关于股东持股情况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东佳沃集团有限公司于11月2日与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其持有的酒便利29.80%股份,河南侨华商业以2.98亿元接棒酒便利。
佳沃集团,对白酒行业来说并不陌生,其背后的实控者联想控股在白酒板块的“高开低走”,一直以来都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2011年、2012年,联想控股通过旗下丰联酒业接连收购承德乾隆醉、安徽文王、湖南武陵和曲阜孔府家等四家白酒企业,以重金入局之势完成其“白酒首秀”。
2013年,丰联酒业公开表示,要用5年时间将孔府家酒年销售额提升到30亿元;武陵酒到2015年的业绩预期是20亿元左右。
至此,联想控股通过丰联酒业缔造的“白酒帝国”初现雏形。
然而事实上,丰联酒业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到2015年,丰联酒业亏损达7200万元左右,一度处于资不抵债的局面。此时,联想“不胜酒力”的结局似乎已经露出端倪。
2018年4月,丰联酒业最终以13.99亿元的成交价成为了老白干酒的子公司,佳沃集团也随之成为老白干酒的第二大股东,而在此后,佳沃集团一直在减持所持有的老白干酒股份。到今年10月,老白干三季报显示,佳沃集团已然退出十大股东之列。加上11月,佳沃集团转让所持酒便利股份,这意味着联想系彻底退出了白酒产业。
从10年前的高调入局,到今日的无心“饮酒”,联想的白酒梦何以全然破碎?酒业家深度专访多位原丰联酒业的核心职业经理人后发现:联想酒业的败局,似乎在其入局白酒的那一刻起就已成注定。
01、未能启航的“一级火箭”
时间拨回到十年前,在联想控股进入白酒行业时,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吸引着大批业外资本蜂拥而入:2008年2月,凯乐科技收购黄山头酒厂;2009年,江苏维维集团控股湖北枝江酒业;2010年12月,巨力集团收购河北刘伶醉酒……一时间,白酒行业成为风头无两的“造富摇篮”。
彼时,正谋求上市的联想控股也将目光瞄准了白酒。
“2010年,联想控股觉得酒业是一个可以迅速做大的板块,曾大胆设想,用5年时间布局,联想可以在酒业再造出一个洋河这样的企业。因为联想控股计划在2015年上市,希望能布局一些有助于上市后迅速发展的板块,于是提出了几级火箭的战略,其中‘一级火箭’内的产业被规划成为上市前五年的利润来源,联想控股主要把房地产、白酒板块纳入了‘一级火箭’。”一位原丰联酒业内部人士告诉酒业家。
为服务于联想控股创造利润快速上市的需求,作为“一级火箭”的联想酒业板块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并购工程。
一位知情人士对酒业家说,联想最初的收购目标并非区域酒企:“最初的重要标的其实是剑南春、西凤这样的全国性知名酒企,但是剑南春、西凤都太贵了,于是丰联酒业转变了目标,即挑选实力出众的区域性酒企。”
在2011年至2012年之间,联想控股以及丰联酒业先后收购了一系列地方名酒。2011年6月,联想控股通过增资的方式以1.3亿元获得了湖南武陵酒业39%的股权,而当时武陵酒业的评估值约为1.21亿元,这也意味着,联想控股通过近30%的溢价收购完成了自己的“白酒首秀”。在控股武陵酒业五个月后,联想控股将河北承德乾隆醉酒业收入囊中;其后又通过1.4亿元收购了泸州蜀光酒业51%的股份;2012年7月,丰联酒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紧接着以4亿元的价格获得山东曲阜孔府家酒全部股权,随后宣布全资收购武陵酒业;两个月后,联想控股又入股了安徽文王贡酒业。
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夹杂着繁复的股权出售以及资本架构的重建,最终形成了丰联酒业控股安徽文王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安徽文王贡酒控股湖南武陵酒、山东孔府家以及河北乾隆醉的股权架构。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一番整合之后,丰联酒业板块的经营状况并未如设想的那样进入上行通道,截止2015年,丰联酒业年度亏损达到7200万元左右,股东权益净损失超10亿元,这也导致后来丰联酒业IPO上市的构想折戟沉沙。
一位原丰联酒业高管向酒业家透露,在主导一系列并购活动的时任丰联集团总裁路通离开后,联想的酒业败局就已定:“2014年路通离开丰联后,因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增长,白酒板块被联想踢出‘一级火箭’,自那时起白酒就降为2级战略并开始收缩。我认为此时败局已然可见。”
02、联想败在战略?还是败在心态?
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5年前的计划,如约在香港主板上市。
而在另一边,丰联酒业被迫把目光投向了重组上市,试图通过减持方式顺利实现资本退出,但是这一过程也并不顺利:“从2014年开始,丰联就在寻求资本接盘,2014-2015年之间接触到以黑石为代表的一系列资本,但是当时资本已经普遍不看好丰联。从2016年开始丰联把目光转向产业资本,接触过川发展等,但是最后‘有想法’的只剩下老白干。”上述原丰联酒业高管说。
从入局时的一路高歌到失去“一级火箭”光环后陷入门可罗雀的境地,再到被老白干接盘后,被称为“烫手的山芋”,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经历后,丰联酒业俨然成了联想的一枚“弃子”。
对于联想酒业败局背后的原因,业界普遍认为是联想在白酒黄金时期入局,却赶上了行业调整的低潮期所致。
但是,酒业家采访到的数位前丰联酒业内部人士却一致认为:联想的酒业败局,正是联想控股将酒业板块定为“一级火箭”的战略所致。
“站在2010年,联想控股为了上市的目标,设定‘一级火箭’战略没有什么问题,当时的白酒板块的确有成为‘一级火箭’的势头,但是从2012年之后,行业进入低潮期,酒业已经无法为联想迅速创造利润,这一战略已经注定无法成功。”一位原丰联酒业职业经理人这样告诉酒业家。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