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展,不仅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中国酒业思想的风向标,是新思想、新趋势、新论断的发源地。
第五届中酒展尚未落幕,但属于第五届中酒展的“思想成果”已经全面发布。从9月27日开始,在过去的3天2夜时间中,举办了超40场活动,其中主题思想论坛就有20场。
汇聚行业顶流领军人物、咨询专家以及跨界嘉宾,第五届中酒展自然也成了酒业思想风暴的中心。三天时间40场论坛,中酒展打造论坛的质量和口碑再一次获得认可。
今年是中酒展成立五周年,举办的论坛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三天时间高频次的观点输出,再一次看到中酒展打造高质量论坛的决心。行业的进步,需要思想作为指引,中酒展立足酒行业,是产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产业变革的推动者。
01、“跨界天团”首秀中酒展,洞悉行业未来
今年的嘉宾阵容中,五位跨界大咖组成的“跨界天团”是最大的亮点之一,他们分别是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尼尔森IQ首席业务增长官郑冶,腾讯广告高级策划总监蔡劭,豪车毒&老纪蚝宅创始人纪文华,从宏观经济、大数据、私域营销等不同维度,畅聊他们眼中的酒业。
李迅雷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人口、区域、产业、收入的分化,在这个分化的时代,现在中国是K型经济,要抓住的机会就在K的上线,要避免的风险是K的下行线,更应该在消费升级、在品质消费过程中找机会。
谈到白酒行业,李迅雷提到,根据中泰证券食品饮料组分析,高端酒的价格在不断上升,大部分价格上涨是为了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满足个人投资者对于品牌的需求,实际上是品牌的溢价。
另外一个经济学家管清友的观点是,酒业在清楚了解时代的变化外,还要看到消费的趋势,在消费分级的背景下,消费呈现出几个发展趋势: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同时存在且分化明显;从线下为主到线上线下结合,场景更加多元化;绿色消费成为风向;国货国潮时代来临,考验酒企的营销能力、销售能力、创意能力。
尼尔森作为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通过对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从中看到未来趋势。郑冶表示,调研数据显示,近4成消费者白酒消费支出有所增加,近3成消费者购买白酒单瓶价格有所上升。
“以前女性喝露酒、果酒居多,但是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她们愿意在白酒方面花更多的钱,以及她们愿意去买更贵的白酒,女性消费群体是不容忽略的潜力目标群体。此外,在驱动销售增长的年龄层上,26-35岁这一群体未来是白酒支出的增长主力。”郑冶进一步补充道。
豪车毒&老纪蚝宅创始人纪文华认为,私域流量不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而是抵达用户的心中,更是打破传统的新工具,极致服务是建立壁垒的护城河。白酒行业可以在服务理念以及内容传播模式上做出更多“私域化”的改变。
蔡劭则基于腾讯大数据分析,从人、货、场的角度深度剖析了酒行业的变化:“人”,消费者新势力正在崛起,新兴消费需求应运而生;“货”,资本热钱涌入,新锐品牌涌现,传统品牌也在布局新兴市场;“场”,白酒消费场景在迁移,线上社交圈正成为白酒重要的能量场、社交场、交易场,酒类消费的方式从平台电商、传统的线下渠道转向线上更私域的方式。
“跨界天团”首次亮相中酒展,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启发,通过大咖们的经验分享、借助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看到酒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
02、“酱酒九人组”出道即高光,热潮之下的冷静思考
在9月28日举行的大国酱香·第七届中国高端酱酒市场趋势高峰论坛上,由权图、杨光、张健、李童、李振江等咨询大咖组成“酱酒九人组”正式出道,在中酒展前期传播过程中,不少经销商对“酱酒九人组”这个组合的亮相非常感兴趣,想听听他们的最新思想分享,特此将九位嘉宾的演讲精华进行整理。
在资深酱酒专家权图看来,目前酱酒还处在上半场,处在产业非常不成熟的阶段,可以积极地看待这个行业,虽然今年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局面,但他坚定认为酱酒的这一波浪潮将持续20年以上的长周期。
权图围绕有关酱酒产业的九个问题进行分享,其核心观点包括:酱酒不光有泡沫,而且还不小,这是当前阶段特殊的供需矛盾引起的,这个矛盾将在2023年弱化、2025年得到缓解;酱酒动销慢是正常现象,整个酱酒热首先是产业热,其次是渠道热,最后是消费热;酱酒市场的资本降温是事实,但是未必是坏事,因为产业需要的是长线的大产业资本,而不是单纯的金融资本,一般性的资本耐力不符合产业的要求,另外,对大资本而言,头部酱酒品牌依然值得投资。
“头部、顶端、新势力酱酒的版图已经打开,新势力酱酒将催生新一轮酱酒大商的崛起,未来行业大商不仅有茅台系大商,还有新势力酱酒大商,山东、北京、江苏等地酱酒品牌都会很有大机会。”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表示,酱酒从主流时代迈入顶流时代,酱酒还将延续结构性增长,选择酱酒品牌非常重要。
智邦达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张健的观点是,只有消费热才是酱酒持续热的根本核心,要完成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快钱不长久,挂牌价与成交价的巨大差距长期来看是不利于品牌价值的形成。
“酱酒要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一个品牌的成功一定是产品的成功,产品的成功一定是有广泛的消费基础,被消费者认可和喜欢。”张健强调,企业要有战略思维,把整体市场的盲目预期进行优化调整,形成自己的粉丝,根据地区、样板市场层层推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