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酒文化网_中国酒文化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生猛、后浪坚挺 白酒江湖座
·“放缓”的Q3 有何不寻常?
·新国标下酒业品类发展再思考
·洋河交出成绩单:前三季度营收21
·资本逃离茅台镇 留下的不只是“
推荐文章
·价格下行、酒商退出 酱酒“渠道
·落后者的2021
·一线酒企 在“强集中”下继续扩
·最新规划来了 贵州酱酒未来之路
·茅台再出发 需要审慎对待的重大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茅台黑色包装酒纷纷上市
旗帜广告位
价格下行、酒商退出 酱酒“渠道热”为何“退烧”?
2021-11-01 09:4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酱酒期盼的“消费热”还没到来,“渠道热”却已在“退烧”。

近日,多位酒商向酒业家反映:酱酒近期在渠道端一直处于“降温”状态,价格回落、库存压力大,看不到再回到去年下半年那样的渠道追捧盛况的可能,部分酒商已萌生退出之意。

结合酒业家8月中旬在郑州、广州、济南、成都等地调研发现部分三四线酱酒品牌出现价格下行,引发小范围抛货的现象,以及贴牌酱酒遇冷,烟酒店拒卖的市场表现,不禁让人担心:酱酒“渠道热”降温是否会影响本轮“酱酒热”行情?“渠道热”的“退烧”是否会阻断正在路上的“消费热”?

01、多地酱酒“渠道热”降温,非头部酱酒品牌首当其冲

接到酒商的反映后,酒业家再度对酱酒市场展开调研,发现包括河南、广东、山东、贵州在内的酱酒重度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渠道热”降温的现象。

“在终端,一些酱酒根本卖不出去,都是同行互相在倒转。”广州一知名连锁大商告诉酒业家,此前众多酒商涌入酱酒市场,现在渠道降温属于正常现象,但他仍然有些担心:“最怕的是,最后一地鸡毛。”

广东另一名酱酒的从业者曾总也向酒业家透露,部分三、四线酱酒品牌存在动销不畅的情况,茅台镇上的非主流品牌在渠道端全靠老板推荐,自点率很低,“由于广东老板参股、控股的酱酒厂家相对较多,因此消费还是停留在圈层消费层面。”

酱酒在广东渠道端的降温不是个案,在另一个酱酒重度市场河南,酱酒在渠道端也由热转凉。

“河南市场的仁怀产区非知名品牌及部分二、三线酱酒品牌,出现了渠道骤然降温的现象,包括多个上半年表现抢眼的茅台镇品牌,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河南酒商王总告诉酒业家。

河南美泽凯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生也向酒业家表示,河南酱酒渠道端的降温感觉很明显,“河南(酱酒)开发商最多!行业外进去的也多,(现在)有人开始出来(去)了。”

“非头部酱酒在渠道端的降温是必然的。”贵州的酱酒经销商冯怡认为,在“酱酒热”粗放式发展的初期,非头部酱酒企业既没有经历也没有实力去做品牌投资,仅靠广告轰炸收获了一些经销商,“从长远来看,缺乏品牌和品质驱动,这种模式走不远。”

除了河南、广东、贵州等酱酒重度市场的“渠道”在退烧之外,成都、北京、西安、合肥等酱酒新兴市场上也不断有酒商在退出。成都酒商方华告诉酒业家,消费者逐步在向品牌酱酒集中,非主流品牌的酱酒在成都市场的渠道端处于没人要的状态。

北京辉发部落科技有限公总经理杨金贵向酒业家透露,不仅仅是非主流酱酒品牌存在渠道降温问题,二线酱酒品牌动销也在放缓,“酱酒品牌的集中化要开始了。”

02、信心、涨价、品质、现金流……多角度还原酱酒“渠道热”降温原因

关于酱酒遭遇的渠道降温现象,酒业家了解到是由多重因素叠加所诱发的。

杨金贵认为,导致酱酒渠道降温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个是提价速度过快,消费者不太接受。很多产品一年数次提价,造成两点影响,一是市场价格混乱,存量不执行新价格;二是消费者意见较大,大多数消费者对价格是很敏感的。

第二个核心因素是渠道信心受挫。“只要有动销,就会有利润、有周转钱,因此钱不是核心问题,(经销商)没信心就会很麻烦。”

第三便是上游厂家的不作为。“消费端和零售渠道正在培育,酱酒厂家就开始拔苗助长,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白酒是非生活必需品,老百姓摸着口袋消费。最近两年,商务宴请并没那么多,上游企业不能再瞎涨价了。”

代理着贵州某头部酱酒品牌的河南经销商张刚表示,前两年酱酒的发展是只要能拿到酱酒品牌,就能赚钱。但经销商一窝蜂似的涌入酱酒赛道,厂商缺乏品牌和市场培育,最终导致非头部酱酒品牌的产品动销难、库存大,价格倒挂、开瓶率低的问题,“目前经销商对非头部酱酒品牌的热情正在急剧下降,对极个别品牌已处于望而生畏的状态。”

“成交率低、品牌认可度弱、经销商即便拿到了酱酒的入场券,做起来依然很难。”冯怡表示,近年来许多年轻的酱酒品牌趁着酱酒的东风,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这些年轻的品牌缺乏市场沉淀,加上品质和口感不稳定,极大削弱了经销商和市场对酱酒的信心。

“白酒就是这样,门槛低,跟风严重,看到酱酒能卖就一窝风的涌进,众人争抢一定会有峰值,峰值过了,下降也就自然而然,符合规律!”赵永生认为,再热的酱酒也无法规避市场供需规律,市场上供大于求必然会出现降温的结果。

“现在经销商对酱酒的态度更加理性,一方面是可选的品牌多了市场逐渐饱和,另一方面是一些非头部酱酒品牌经销商手里都压了不少货,货销不掉。”挖酒网贵阳区域负责人表示,如今不管什么酱酒企业,定价不到几百上千,都不好意思去招商,这种直追飞天茅台的定价,把许多经销商拒之门外,“渠道想不降温都难。”

03、90%的品牌与50%的酒商会消失?酱酒品牌集中时代或已开启

每一次行业或者品类调整,都会催生一系列新的行业趋势。此次酱酒渠道降温,也不会例外。

杨金贵认为,此次渠道降温,或将是酱酒品牌集中时代的开启,“接下来老百姓不会再像现在这样盲目消费了,选择大品牌是最佳选择。从品牌(层面)来说,能存活下来的也就10%左右,还得做好市场定位,其余的沦为代工厂,头部品牌只会有三五家,剩下的打酱油。浓香就是这样,清香则更明显。”

“酱酒即便继续热,也会整合。”杨金贵补充说:“渠道商不获利(的品牌),消费者不能得到实惠,肯定完蛋!”

“经销商现在处于头部品牌进不去,腰部在观望,非头部看不上的尴尬境地。”杜志国告诉酒业家,目前酱酒企业中具有品牌实力的不超过10个,而头部酱酒企业的招商通道已关闭,贵州醇、金酱、夜郎古等腰部企业也在停止或减少条码开发,行业更加趋于理性。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放缓”的Q3 有何不寻常?
下一篇:头部生猛、后浪坚挺 白酒江湖座次或迎变局?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