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与进口酒在2020年的低迷相比,国产葡萄酒虽亦艰难,但亮点也不少:在企业层面,虽然几大上市葡萄酒企业业绩下滑,但许多酒庄在疫情下逆势而行,用半年时间完成全年目标,有的甚至实现业绩倍增;而在消费层面,54%的受访者表示现在购买中国葡萄酒的数量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49%的受访者对国产葡萄酒的信心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同时,从国家层面传递出来的重视信号,也给国产葡萄酒打了一剂强心针。对照国家已描绘出的国产葡萄酒“十四五”蓝图,在市场“向头部集中”与“碎片化”并存的行业现状下,考验国产葡萄酒企业掌门人的或许就是把握行业趋势的能力与顺势而为的执行力。只有那些最终与市场同步的葡萄酒品牌才能笑到最后。
文丨酒业家 肖磊
对于中国葡萄酒以及众多的酒庄企业而言,2020年是难捱的一年,也是受重视的一年,更是见真章的一年。
由于疫情的原因葡萄酒的销售停滞长达半年之久,这不仅使几大葡萄酒上市公司报表难看,也让绝大多数酒庄经受了严峻考验。好在年中的时候国家领导人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这给行业带来莫大的鼓舞。年底一盘点,很多酒庄只用半年的时间却完成了既定的全年目标,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上演了“绝地求生”的戏码。
与2020年道别后,2021年中国葡萄酒行业是否能触底回暖?“十四五”等待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是怎样的前路?随着国人对国货的好感升温,中国精品葡萄酒是否真的担得起重任?
1 绝地求生: 部分酒庄延迟起步,完美收官“今年一直待在宁夏酒庄,这一次来参加中酒展算是离开酒庄最长的时间了。”这是2020年8月7日西鸽酒庄庄主张言志对酒业家说的一句话。疫情的阻断不仅让深处西北地区的酒庄庄主们长时间无法进行商务出差,更为严重的是疫情造成的市场需求疲软和饮用场景的消失。
从酒业家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酒庄庄主表示“2020年上半年的销售几乎处于停滞”。张言志表示:2020年是西鸽“小荷才露尖尖角”却承受极限压力的一年,在前几个月没有销售回款的情况下,酒庄运营经受住了严酷考验。
新疆丝路酒庄庄主李勇的感受是,疫情令酒庄的业务暂停长达5个月之久。
这样的情况体现在大数据上就是,2020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受疫情影响比2019年同期下滑30%—50%。
在百感交集的日子里,变革悄然而至。现在业内普遍的看法是,疫情加速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调整进度。
现在回首2020年,令李勇印象最深刻的行业变化是疫情影响全球格局及国际贸易,对于全球葡萄酒行业而言,许多行业活动延期或取消,导致中国的酒庄无法走出去。
张言志则认为,于行业内,感觉大家对葡萄酒品质的关注越来越多,这种关注不是之前的营销造势,而是实实在在的品质的提升;在市场端,张言志发现这一年来,经销商和一些核心消费者对中国葡萄酒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中国葡萄酒也引起了媒体和专业人士的更多关注,张言志注意到很多著名酒评人对宁夏葡萄酒的赞扬非常大度。
行业的变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令作为类人首酒庄90后少庄主的冯迎尊更加敏感。
冯迎尊从另一个视角审视了行业的变化,她说:”我思考更多的是消费品中的新国货是以怎样的方式占领消费者心智进而占领市场的。在消费品类中快速崛起的新品牌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包括他的产品研发创新体系和营销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冯迎尊发现酒庄的许多定制客户以品牌运营商的身份跨界而来,通过引入快消品操作模式和理念,通过漂亮的设计方案、精准优质的消费群体导入以及强有力的资本注入等方式,可以快速发展起来,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市场的响应速度。
运营商、定制客户的操作手法令冯迎尊感触很深,也触动了她进一步的思考。她说:“品牌运营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和客户精准抓取能力要强于酒庄。而且他们在想办法控制成本的同时还不会放弃对产品的打磨。”
冯迎尊认为这一趋势会倒逼上游酒庄进行同步变革,从而避免沦为代工厂的命运。她说:“一个酒庄想要真正做好一个中国葡萄酒品牌,就必须在市场、渠道方面强大起来,运营商的灵活和模式给了酒庄一定的危机感。”
在类人首酒庄的运营商客户中有业界大名鼎鼎的建发酒业,因此在这一方面冯迎尊是有发言权的。
正是在变革中不断自我进化,在危局中抓住机遇,所以一些酒庄在下半年开足马力,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言志透露,尽管疫情耽误了近半年的销售工作,但经过团队的努力最终还是实现了销售翻倍的业绩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