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彦鹏
从浙江东阳农村的“穷二代”,到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从大学毕业当老师,到改革春风中下海成为上海滩首富;从经营一家咨询公司,到构建起庞大的复星系……这一路风雨之后,郭广昌对自己的评价却很简单:一个哲学系毕业的企业家。
成为资本圈的风云人物后,郭广昌身上的标签也多了,比如“中国巴菲特”“聪明的投机者”,这些标签的背后,是越滚越大的财富雪球;还如“资深太极追随者”,这背后,又是他在寻找商业世界之外的某种安静与平衡。
从近几年的动作来看,郭广昌也是个“爱酒”之人,甚至有些“贪杯”。
不久前,复星系完成了对金徽酒的要约收购,进一步加码控制权,“饮下”了这家位于甘肃的白酒企业。
在此之前,复星系已经是青岛啤酒的二股东。
有人如是评价郭广昌:“他像一只善于隐匿的猛狮,不动声色地潜伏,一旦见其爆发,瞬间已经猎物得手。”
在投资上,郭广昌喜欢青岛啤酒和金徽酒。不过,在生意场上的觥筹交错中,茅台才是他的真爱。
1馋上青岛啤酒郭广昌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是在复旦大学。
1967年,郭广昌生于东阳横店。那时候,这个山比田多的穷地方,跟影视城尚未发生任何关系。郭家也很贫苦,父亲是石匠,母亲是菜农。上学住校时,他每周的伙食是一袋白米加一罐梅干菜,能吃饱,就已经很知足了。
他14岁时,父亲在采石场发生意外,右手被炸伤。初中毕业那年,郭广昌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家人希望他考中专,读一个师范学校,可以早点赚钱帮衬家里,但他自己想读高中,考一个好大学。
考虑到家境情况,他还是报了一个中等师范院校。不过,最终,他遵从了自己的意愿,去东阳中学读高中。作为家中老小,也是唯一的男孩,郭广昌非常“受宠”,他的两个姐姐很早就离开了校园,在家里编草鞋,维持生计,供弟弟读书。
1985年,郭广昌考上了复旦大学,选的专业是哲学。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潮涌动,郭广昌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丝毫没有想过成为一个商人,因为当时,他觉得“商业是很低层次的”。
在去复旦大学求学之前,郭广昌从未坐过火车。多年以后,他回忆道,从东阳到上海的感觉,不亚于当时中国人初到美国。更让他惊讶的是,学长们迎接新生的欢迎词,竟然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或者是因为当时的特殊时期,或者是因为哲学对他的启发,抑或是二者交织形成的力量,让郭广昌有了新的思考,人生也在悄然发生着转折。
郭广昌与酒的缘分,也始于这段时期。
大二暑假,郭广昌骑着一辆旧单车,只身从上海一路北上到了北京,最后还去了长城。在北京,他卖掉了自行车,换来一点旅游费用。到了青岛时,他馋上了青岛啤酒。可是,一个穷学生,在买完回上海的船票后,囊中已羞涩。
盘缠不够,吃饭与喝酒之间,只能二选一。郭广昌一狠心,拿出了两顿饭钱,才喝到了青岛啤酒。
当时,青岛啤酒还是凭票供应,可谓大牌奢侈品。“奢侈”了一把后,他就想,要是每天都能喝到青岛啤酒,那该有多爽。
恐怕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整整30年后,复星系会成为青岛啤酒的二股东。
毕业后,郭广昌留校在团委工作,并且准备出国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同在校团委工作的梁信军,他们经常带着学生参加暑期实践,去企业调研。
1992年,小平南巡后,改革开放迎来了高潮。郭广昌重新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年底,拿着为出国留学准备的3.8万元,郭广昌和梁信军一起辞职下海了。
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就此诞生。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最显眼的家当是一台586计算机。而公司的“公车”,就是一辆28式大横梁自行车。
第一笔生意来自台湾元祖食品。1993年,元祖食品刚进入上海市场,想寻求进一步发展,广信为其做市场调研,赚来了第一桶金——30万元。后来,广信又为太阳神、乐凯胶卷等公司做市场调查报告,到年底,公司的账上已经有了100万元。
很快,郭广昌又转战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公司也改名为复星,被外界解读为“复旦之星”,因为复星初创时期的“五剑客”都毕业于复旦大学。
他们各显神通,又赚到了他们的第一个1000万,第一个1亿……一个商业帝国,正式起航了。
2金徽酒“下肚”在复星“创业五人组”中,郭广昌是哲学系毕业的,谈剑毕业于计算机科学系,而其余三人梁信军、汪群斌、范伟都毕业于遗传工程系。其中,汪群斌与范伟是室友,梁信军和他们又是同班同学。这也奠定了复星很早就将医药领域作为主攻方向。
在范伟和汪群斌的带领下,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研制成功并上市,郭广昌坐着绿皮车到处推销,将销售网络铺到全国。于是,第一个1亿元就这么进来了。
这大概就是复星医药最早的模样。
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在市场上大红大紫,郭广昌为此专门成立了复星高科技公司,这也是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8年,资本市场向郭广昌敞开了大门,此公司以复星实业(即现在的复星医药)之名登陆A股,募集资金达3.5亿元。
从那时起,复星就开始以参股或控股的方式,投资其他企业,进入各个行业。
复星系收购“老八股”之一的豫园商城(即现在的豫园股份),被看作是其通过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
2001年年底,郭广昌通过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第一大股东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协议,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豫园商城13.25%的股份,转让总金额为2.34亿元。这一次收购,不止让复星系涉足零售业,因为彼时豫园商城已经涉足生物医药领域。
中国股市第一个要约收购案,也发生在郭广昌身上。
2003年,郭广昌的复星系收购南钢股份,成为中国股市第一个要约收购案。中国股市自开市以来,并购重组时有发生,但站出来发布要约收购的,郭广昌却是第一个。也因此,郭广昌成了当年蹿红最快的富豪。
这只是个开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出现了复星系的身影。
通过资本的运作,复星的版图快速扩张,在医药、地产、钢铁、零售、证券、保险、矿产、黄金珠宝、餐饮、信息、物流等诸多领域,均有布局。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