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指导,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山东省白酒协会、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共同主办,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为什么是古贝春
论坛上,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会长薛剑锐从市场、消费者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度酱香型白酒的发展趋势。他表示,近几年,酱香型白酒附加了健康价值、储藏价值、鉴赏价值,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也刺激了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山东是全国最大的白酒消费市场,低度酒占据70%的市场份额,加上消费者对酱香型白酒的逐渐认可,所以,中度酱香型白酒一定会在山东市场大放异彩。
从2017年开始,消费者对酱香品类的认可,催生了以茅台为主的酱酒品牌的发展,2018年尤其明显,酱香品类认知日渐成熟,同期茅台市值超过万亿,带动了整个大酱香时代的来临。一些二线酱酒品牌和有酱香酒生产能力的品牌开始崛起,如贵州国台、湖南武陵、四川郎酒、北京华都、东北北大仓等。
酱香酒逐渐分化为以茅台镇为主的酱香品牌和其他区域的酱香品牌。这两大阵营的确立,奠定了后来区域性酱香酒竞争发展的格局。山东作为酱香型白酒的一个重要产地,虽然距离赤水河千里之远,却与之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1983年,当时的茅台酒厂厂长季克良的一封亲笔信,让位于山东德州的古贝春酒厂(当时叫作武城酒厂)开启了酱香型白酒的研发和生产。季克良信中提到将自己的老师、茅台酒厂技术科长杜安民派遣到古贝春酒厂,协助其酱香型白酒的研发和生产。经过反复试验,1984年7月,古贝春酒厂研发出酱香型白酒——“古贝元酒”。
在2020年10月11日《华夏酒报》主办的“品味与价值”——首届“北方酱香”战略发展思想会上,古贝春集团执行总经理赵殿臣就介绍了古贝春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承茅台工艺,生产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历程。公司从1983年开始生产酱香型白酒,从未间断,保持着窖池、工艺、人员等全方位的传承。
作为一家秉承“南酒北酿,酱香传承”理念,致力于酱香型白酒研发生产37年的知名酿酒企业,古贝春集团此次承办第三届中国中度酱香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丝毫不让人意外。而在此之前的2018年、2019年,古贝春集团已经连续承办了两届中国中度酱香白酒发展高峰论坛。
为什么是古贝元白版
在2018年11月18日举行的中国首届中度酱香白酒发展高峰论坛现场,古贝春集团进行了46度中度酱香古贝元白版酒的上市发布。2019年上半年,古贝春集团的销售数据显示,其酱香型产品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205%,主要是因为中度酱香古贝元白版的拉动作用。
2020年是古贝春集团转型升级、逆势突围的关键年份,也是其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截至9月25日,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酱香型产品销售增长110%,为疫情笼罩下低迷的白酒行业带来了一道曙光。其中,白版和酱香型古贝元的贡献率合计在40%以上。
酱香古贝元白版酒亮眼的市场业绩足以说明,北方酱香型白酒的降度,使口感更加绵柔,给予了酱香型白酒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古贝春希望通过丰富的论坛、研讨等联合活动,促进酱香型特别是中度酱香型白酒的创新与发展,助力行业产学研协同发展,为实现中国中度酱香酒的蓬勃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表示。
这个想法得到了酒业人士的广泛支持。在华夏酒报社社长吴贤国主持的第三届中国中度酱香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重量级嘉宾对中度酱香型白酒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提出了发展建议。酱香古贝元白版酒在市场上的成功实践,也让它成为本次论坛上讨论的焦点。
山东省食品工业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郭友武从政策的角度,通过解读山东省政府关于发展白酒产业的政策文件,透视中度酱香白酒的发展与升级。
他认为,中度酱香古贝元顺应了山东省“一低一降一特”的白酒发展规划,发展前景广阔。古贝春应坚持“运河产区自信”“文化自信”“品牌自信”“产业自信”,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山东省白酒协会会长姜祖模同样提到了文化,他指出,经济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打造是文化的引领,希望古贝春集团继续以文化引领品牌发展,做大做强中度酱香酒,为推动鲁酒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在浸满酒文化的山东,溯源本地传统酒文化脉络轻而易举,但打造自身品牌的文化却并不容易。谁能在品牌文化中领先一步,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