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从苏格兰的“东方学徒”到全球最顶级威士忌品牌,三得利带来了什么启示?
2020-10-19 11:05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酒业家编者按:探寻商业兴衰背后的规律,预见商业的走向,是创业者、投资者的必修课。而研究消费品巨头的兴衰史,无疑是探寻商业规律的基本方法之一。

天图投资在消费领域深耕10多年,投出了众多经典案例,逐渐积累起一些商业洞察和理论解释。

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首部著作《新消费时代:独家揭秘全球18个消费巨头的经营之道》既是他本人对投资和商业思考的全面总结,也客观而立体地还原并解构了众多新消费品牌的战略选择和探索历程。

该书不但享有深度商业案例教科书美誉,还得到了天图投资CEO冯卫东、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霸蛮创始人张天一、虎嗅网创始人李岷等大咖的联袂力荐,成为虎嗅Pro会员内部专栏,被75万人订阅学习。

此次,酒业家特挑选了其中部分章节,让您先睹为快。

文丨天图投资合伙人 李康林

品牌势能中,最难以打破、最强大的势能是国家势能,对消费品品牌同样适用。大多数国家势能是经过几百年建立的强大护城河,比如白酒品类就属于中国的国家势能。与生俱来的品类国家势能,很难被一个公司、一个品牌撼动。

威士忌的品类势能显然应该属于苏格兰,更不用说很多国家还因此建立了更多专属门槛。比如“香槟”,无论你怎么严格地遵循传统工艺,仍然只能是法国的那块区域出产的才能被称为“香槟”。

但三得利用了百年时间,历经三代领导者,在最讲究阳光、水源、温度等硬性物理条件的威士忌品类市场,打破了苏格兰在这一品类的绝对影响,建立了全球五大威士忌产区之一,三得利旗下的山崎、白州和响三大品牌也成为全球威士忌的代表。

2018年,三得利酒精饮料部门的收入(不包括消费税)为7494亿日元(同比增长3.7%),收入(包括消费税)达到1.015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1%), 营业收入为1330亿日元(同比增长4.8%)。

威士忌是一个很典型的西方酒品类,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全球五大威士忌产区中,其中之一反而在位于亚洲的日本。

日本的酒饮文化,最被大众熟知的或许是朝日的生啤或麒麟的一番榨。但其实,三得利在2014年超越麒麟成为日本最大的酒企。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家拥有将近120年历史的日本最大酒企并不是起家于生产传统的日本清酒。相反,它起家于生产红酒和威士忌这两个“外来”品类,尤其在威士忌领域,三得利占据了日本威士忌市场将近50%的份额。

1 “赤玉PortWine”红酒: 消费浪潮下诞生的日本民族品牌

在做威士忌之前,日本三得利的公司董事长鸟井信治郎(简称:鸟井)就已经依靠一款红酒“赤玉PortWine” 进入酒饮市场。1907年,“赤玉PortWine”推向市场。到了20世纪20年代,它已经占据了日本葡萄酒市场60%以上的份额。

在某种程度上,“赤玉PortWine”的成功影响了鸟井后来在威士忌领域的商业尝试,并且葡萄酒生意为其在早期威士忌领域的商业尝试提供资金方面的“输血”保障。

我们来看看鸟井是如何打开葡萄酒市场的。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西方生活成为人们的向往。尤其是当时的年轻人,对新鲜的外来事物抱有巨大的热情。大量来自西方的文化和商品一拥而入,咖啡、牛奶、啤酒还有洋酒都成为日本人餐桌上“摩登”的代表。

1899年,20岁的鸟井在大阪市开设了鸟井商店,主营西班牙进口葡萄酒业务。

据《三得利百年志》记载,鸟井之所以选择葡萄酒业务,是因为当时洋酒主要被上层社会拿来当药用,与百姓无缘,鸟井决定通过商业手法让葡萄酒深入民间。

但他首先遇到了口味上的问题——“水土不服”。和传统的日本清酒和烧酒不同的是,欧洲葡萄酒含有大量丹宁,这使得日本大众在品尝鸟井的产品时感觉又涩又酸,直接导致产品大量滞销。

此时,“创业新手”鸟井需要做出一个选择:是用足够大的精力和投入来培育、教育大众市场还是主动迎合市场根据需求改良产品?

长达八年的市场冷淡反应促使鸟井选择了后者:尝试自己研发、生产更适合日本人口味的葡萄酒。

1907年,“赤玉PortWine”的葡萄酒被正式推向市场,鸟井商店的生意也迎来转机。

“赤玉PortWine”

“赤玉PortWine”的产品研发参考的是葡萄牙本土特产波特酒。波特酒因为含有极高的糖份,能够有效地隐藏丹宁的酸涩口感,在鸟井看来它非常具有在日本流行的潜力,事实也证明这种选择和判断是正确的。

和口味偏酸涩的欧洲葡萄酒相比,“赤玉PortWine”的口感微甜,更符合日本人的口味。为了更突出“赤玉PortWine”在口味上的改良和本土化,鸟井将宣传标语定为“世上独此一家,专为日本人打造”。

在20世纪20年代,“赤玉PortWine”在日本的葡萄酒市场上已经获得了绝对优势:一度获得了超过60%的市场占有率。1921年,鸟井商店又进一步升级成了“寿屋股份公司”(简称寿屋)。鸟井本人在葡萄酒领域获得成功之后,也开始计划挑战洋酒的另一大系列——威士忌。

2 延续葡萄酒的成功经验 因地制宜做威士忌

1923年,鸟井在京都西南的山崎兴建了日本第一家威士忌酿造厂,并聘请了当时年仅29岁的竹鹤政孝担任厂长(竹鹤政孝被称为日本威士忌“第一人”,早期曾赴苏格兰学习威士忌制造工艺)。

1929年,鸟井和竹鹤政孝推出了第一支日本国产威士忌“白札”,广告语是“有了它,你不再需要舶来品”,和“赤玉PortWine”在市场营销上的风格异曲同工。

在产品方面,“白札”也遭遇了和鸟井商店早期同样的困境:凭借传统苏格兰技法制造出的“白札”有浓重的烟熏味(当时,日本消费者认为烈酒入口应该是甘甜的),导致初期市场反馈并不好。

和当年推出葡萄酒一样,鸟井决定通过对产品进行改良,降低泥煤烟熏味,做出更适应日本人口味的产品。而竹鹤政孝坚持先完善日本的威士忌制作技术,生产原汁原味的苏格兰威士忌,慢慢培育市场。也因此,鸟井和竹鹤政孝两人分道扬镳。

1932年,寿屋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试验产品,并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

1937年,同样又是八年时间,鸟井正式推出了第一款符合日本人喜好的调和威士忌“角瓶”。相比于苏格兰威士忌,日本威士忌的口感更轻柔、更适合亚洲人的口味,也成为一代经典产品。

无论是“赤玉PortWine”还是“角瓶”,二者的成功其实都在印证了同一个原则——因地制宜。

1.产品改良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金口酒业李玉刚:盒装酒正退出60元以下价格带市场,疫情加速高线光瓶酒进程丨酒业家专访
下一篇:疫情按停5000+品牌狂欢,“人民币玩家”入场,精酿啤酒进入战国时代丨洞见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