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邵伶俐 丁永征 刘珊珊 陈增良 安伟凯 杨军 杨威 安伟凯 吴凡 李小伟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红利和人口增长红利逐渐变弱,但人口结构红利愈发凸显。2019年中国中产家庭已达到了3320万户,而在新生代中,20-40岁人口约5.59亿。
根据葡萄酒的消费人群目前情况,从18岁至60岁都有消费葡萄酒的行为,并以中产阶级为消费主力,新生代人群紧随其后。葡萄酒的消费人群从线上数据检索,年轻化现象明显,90-95后购买习惯成熟,80后紧随其后,这部分人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特别是00后可以看作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人对于酒水的消费是非常开放的,也是非常国际化的;抓住这部分消费群体,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动力,将是葡萄酒未来增长的动力源。
1 国产葡萄酒呈现3大鲜明时代特征最近几年来,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进口酒的激烈竞争,给国产葡萄酒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
2015-2019年的5年间,国产葡萄酒产量、销售额和利润均成下跌趋势,产量由2015年的116.11 万千升快速下降至2019年的45.15 万千升;销售额由2015年的466.05亿元降至2019年的 145.09 亿元;利润由2019年的52.14亿元降至2019年的10.58 亿元。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实现总产量45.15万千升,同比下滑10.09%;销售收入为145.09亿元,下滑17.51%;利润为10.58亿元,下滑16.74%。2020开年又遇新型冠状病毒影响,雪上加霜,整体加重了中小厂家、进口商和经销商的焦虑情绪。
1、品牌集中化正在加速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国产葡萄酒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5.09亿元;实现利润收入10.58亿元。
经研究计算,13家上市葡萄酒企的销售收入占到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销售收入的60.58%。而张裕一家就以50.31亿的营收占到了34.68%,消费在向头部品牌集中的趋势明显。
每次大的事件过后都会催生一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加剧一些行业的洗牌,此次新冠疫情无疑会加剧葡萄酒行业的洗牌速度,市场向头部品牌集中会加速。
2、国潮风加速弯道超车文化自信之下,“国潮”兴起为国产葡萄酒弯道超车创造机会。
从2012年起,国内葡萄酒产量经历了连续8年的下滑,行业进入持续的深度调整期。但国产的张裕、长城、茅台葡萄酒等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特别是茅台葡萄酒在行业持续两年双降的环境下,实现了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成为行业的一匹黑马。
同时随着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文化自信是这一代人身上最靓丽的标签,随着国家的强大,加上国家品牌强国战略的实施,国潮兴起等诸多利好或许成为国产葡萄酒弯道超车的机遇。
3、消费升级、结构升级依将持续2020年,中国将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大价值市场。到2022年,中国将超过法国成为未来最大的消费国。随着新中产人群不断扩大,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喝好点、喝少点的饮酒理念在加深,葡萄酒行业的结构升级会不断持续。
2 进口葡萄酒呈3大时代特征2019年进口葡萄酒进口量为61万千升,同比下降10.9%,进口额为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4.8%,约占酒类进口总额的48.6%。
进入2020年,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进口葡萄酒“双降”势头加大。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3月,葡萄酒进口量达到13.08万千升,同比下降17.40%;进口金额达到4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
从进口葡萄酒的数据来看,进口葡萄酒行业量额“双降”趋势还在延续;进口葡萄酒的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并面临国际突发事件、国与国贸易关系、关税、汇率等难以规避的风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波动都会对进口葡萄酒市场带来震荡。比如,此次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就给进口葡萄酒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当下进口葡萄酒正呈现以下特征:
1、市场将重新洗牌随着进口来源地市场格局发生变化,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会被重新瓜分。
从量值综合计,澳洲取代法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葡萄酒进口来源地,市场份额占比35.54%。以进口量计,智利以15万千升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酒来源地。澳大利亚、法国、智利占据着进口来源地的前三名,占总体进口份额的78.24%。
近年来,澳大利葡萄酒异军突起,上升迅猛,尤其是奔富、黄尾袋鼠等一些澳洲强势品牌,带动了整个澳洲酒的销量。在中国整体进口葡萄酒总量下降的背景下,澳大利亚同比进口总额反而增长约9%,均价同比增长25.19%。
就其原因,跟澳洲移民要求满足外贸投资额,很多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人移民澳洲时选择完成葡萄酒的贸易额有关。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圈层,葡萄酒又是圈层消费属性明显的产品,比较好推广。另一方面澳洲酒口感比较适合中国人口感。在澳洲日照时间长,降雨量适中的风土特征下,酿酒红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美乐Merlot、西拉Syrah/Shiraz,白葡萄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等成熟度高,成酒风格更加圆润柔和,果香也更加突出。
由此可见,尽管葡萄酒是讲个性化和多元风格的酒饮,但中国人还是有主流的风格喜好。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商抓住目前葡萄酒消费的主流人群,满足了这类人群的特定需求。
但是随着进口葡萄酒的竞争加剧,进口葡萄酒的市场还可能被重新瓜分,通过大品牌带动周边品牌将成为抢占未来市场的重要策略。
2、向优势集中资源在向优势品牌、优势产区、优势商家集中。
2019年中国进口商从6411家减少到4175家,从规模上看2019年进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葡萄酒进口商有357家,超过500万美元的有61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只有25家,过亿的仅仅1-2家。
进口企业的客户选择在向大商集中,进口葡萄酒品牌集中度提高,进口酒品牌化路线趋势增强,与国产葡萄酒从高到低的集中度发展趋势不同的是,进口葡萄酒不再是人们心中的高价位产品,正在崛起一批新兴的品牌,其以高性价比取胜,被消费者逐渐熟知,以澳大利亚为例,黄尾袋鼠、奔富同时受消费者青睐,进口葡萄酒的分化趋势明显。良好的品质,以及较高的性价比,正在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3、高性价比成为新标签高性价比成为进口酒的新标签,但行业缺少现象级大单品。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需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倒逼消费行为的转变,消费升级从来都不是钱多人傻,而从原来的盲目消费向信任消费转变,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原来的低质高价已被消费者抛弃,只有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才会被消费者青睐,在这方面以智利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市场普及度和关注度快速提升,其背后原因即是较高的性价比和独特时尚的风格深受消费者喜欢,这也是智利和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快速提升的根本。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