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黑格达摩院/黑格咨询研发部(微信二维码见文末)
2020年上半年已经画上了圆满句号,我相信这六个月的“生活”将会被每一个人铭记,被每一个行业“回忆”。企业倒闭、实体店关门、欠租欠薪等现象每天充斥着我们的“手机新闻”,20%以上的店面都写上了低价转让、旺铺转租的“标语”。但是在这么艰难的形势下,白酒行业却在复苏、在发展、在提升,各大酒厂甚至在产品“厂价层面”不降反增,股价更是一路飘红。
那么,白酒行业逆势上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逻辑?目前态势能否进一步支撑住猛增的市值?这一波涨价是白酒真正的“分水岭”到来了吗?黑格咨询根据目前行业发展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多企采访,中国消费形态研究以及对下半年、中长期的白酒走势进行深度分析。总结五点,分享给大家!
近期,白酒企业在淡季纷纷打出“涨价牌”,包括泸州老窖、汾酒、酒鬼酒、郎酒等在内的多家白酒企业都发布了涨价通知函。
郎酒:自6月25日起,青云郎酒、红运郎酒的厂价和建议零售价将进行调整。其中,53度500ml红运郎酒的出厂价将上调199元/盒,建议零售价4589元/盒;53度998ml红运郎酒出厂价将上调499元/盒,建议零售价8889元/盒。53度500ml青云郎酒出厂价将上调299元/盒,建议零售价为8489元/盒;53度998ml青云郎酒出厂价将上调699元/盒,建议零售价为18579元/盒。
泸州老窖: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经典装针对河南市场发布提价令:6月24日起,52度国窖1573经典装结算价提升10元/瓶,调整终端供价至920元/瓶。随后,泸州老窖又发布了上调华北(东北)市场52度国窖1573经典装(500ml)终端结算价格10元/瓶的文件通知。
汾酒:6月份以来,白酒又迎来涨价潮,已有多个中高端白酒企业宣布涨价。汾酒旗下青花汾酒即将上调出厂价,其中48度和53度青花30涨价100元/瓶;53度青花20涨价30元/瓶;42度青花20涨价15元/瓶。在今年4月份,汾酒曾将旗下53度玻汾供货价由480元/件上调至504元/件,42度玻汾由420元/件上调至432元/件。并且5月1日起,42度玻汾终端标牌价调整为49元,上调2元;53度玻汾终端标牌价调为58元,上调3元。
金沙酒:金沙酒业也下发通知称,暂停摘要酒开单发货,将实行“配额制”经销管理政策,合同配额范围外的出厂价实行高于配额内价格的10%标准执行,实现“配额内外价格双轨制”。根据内部人士了解,金沙酒业在经销商渠道对部分产品陆续完成涨价,北京地区价格调整已经完成,金沙摘要酒等中高端产品涨价约100-200元,上调幅度在10%-20%。
酒鬼酒:2020年 5月26日起,52度500ml红坛酒鬼酒(高度柔和)战略价上调30元/瓶。
西凤:同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业亦对经销商下发“上调供货价”的通知,自5月16日起,对综合产品统一上调供货价。西凤酒多款自营产品将全线调价,其中绿瓶系列出厂价上调20%以上,终端供货价同步上调25%-30%。
钓鱼台:近期河南国藏盛世酒业有限公司下发《关于钓鱼台国藏系列酒价格上调的通知》,内容显示:由于酒质继续升级,酒体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成本增加,经公司研究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钓鱼台国藏系列酒“家”每瓶价格上调50元,钓鱼台国藏系列酒“国”、“天下”每瓶价格上调30元。
除以上几家酒业上调价之外还有洋河股份宣布将海之蓝、天之蓝价格每瓶上调2元,梦之蓝系列则上调10元~30元,沱牌舍得将旗下三款产品上调20元。尽管飞天茅台出厂价未变,但目前整箱茅台一批报价为2500元/瓶左右,重回历史高位。今年初,茅台集团旗下保健酒业公司发出的涨价通知称,新的价格体系自今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此前,茅台集团旗下的习酒销售公司也发布了涨价通知,习酒系列部分产品的出厂价将进行上调。
黑格咨询特针对这一轮名酒涨价做出五个层面的分析研判:
第一,这次白酒集体调价可以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来评价,意料之外是考虑到疫情期间白酒消费和餐饮消费受到限制,经销商和终端商都“仓不出货、度日如年”,这个时候为什么不降价反而会提价?情理之中是因为在这个是要以“稳定价格来稳定商心”,如果不给予经销商更多的信心,现金流紧张的经销商或许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快速套现,比如低价甩卖产品,这种举措会直接影响到酒企产品价格体系的稳定以及品牌形象。
第二,随着餐饮终端等白酒消费场景的快速恢复,名优白酒企业消化库存至合理水平,白酒企业具备按计划涨价的基础,涨价亦有利于增强渠道信心。
第三,消费者消费形态变化趋于明显,疫情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确“人生在世好酒相伴”的道理,它其实是一种“面子消费”。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愿意喝好酒,消费水平也确实上来了。在品牌选择层面自然会更加倾向于名优品牌,这也给名酒提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样看高端白酒涨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茅台、五粮液两大龙头酒企的行业引领。在2020年第一季度茅台和五粮液分别以销售额244亿和204亿的数据“公示天下”,在多数企业销售下滑甚至无法生存的时候,这两家企业依然在增长。毋庸置疑,茅台和五粮液的数据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清晰地告诉白酒行业的每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白酒行业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第五,酒企密集涨价的背后,有着淡季挺价、树立高端形象以及白酒行业逐渐复苏等多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白酒行业淡季涨价、股价暴涨的另一面,是“马太效应”日趋明显,行业分化加剧。
总体来看关于这轮白酒行业的涨价,各有各的理由和考量,不排除某些酒企想要借机弯道超车,但涨价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应该注意到,那就是提价是为了挺价。对于白酒经销商来说,名酒涨价已成“定态”,不用质疑只能跟进步伐、顺势而行。
2 名酒股一路飘红 “转机”既是“机遇”7月7日,白酒股再次上涨,其中,贵州茅台盘中一度冲至1744.82元/股,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2.1万亿元,截至收盘,贵州茅台股价涨5.5%,收盘价为1688元/股;五粮液股价涨4.7%,股价突破200元/股大关,总市值达7837亿元。在龙头带领下,白酒板块再度齐涨,板块内多股飘红,金种子酒涨10.03%,金徽酒、今世缘涨超4%,山西汾酒、水井坊、酒鬼酒、老白干、泸州老窖等酒企股价均涨超3%。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白酒行业涨幅为36.6%,在子行业中位居前15%。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