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省酒困局丨酒业家特稿
2020-06-15 09:0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每个省酒龙头都有各自的“烦恼”。

近年来省酒龙头们都拼尽全力开拓省外市场,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安徽口子窖2019年省外营收占比不足两成,豫酒和鲁酒振兴似乎没有太大成效,湖北枝江一蹶不振……

省酒们的发展或多或少遇到阻力,有被本土市场“困住”之势。

走出去是省酒龙头的光荣梦想,然而走出去并没有现象中那般容易。

目前除了白云边率先打破省酒50亿的天花板外,其他省酒龙头依旧在50亿左右徘徊,有的甚至出现下滑情况,“内外受敌”是省酒的真实写照。当下省酒龙头面临怎样的状况?未来省酒龙头又将走向何方?

1 外来品牌围攻下的颓势

作为某省白酒龙头,A品牌从45亿元左右规模下滑至30亿元左右。

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今年A品牌省内市场20亿左右,且在省内市场的占比还会继续下滑。”与A品牌在省内的发展形势相比,其所在省份的白酒整体容量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外来品牌在该省已撕开一道口子。

由此,A品牌业绩萎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外来品牌围攻。酒业家了解到,A品牌所在的省份,2019年洋河销售规模约16亿元,毛铺销量在4.5亿元左右,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等川酒品牌发展迅速,其中不乏迎驾贡酒、皖酒王等徽酒品牌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外来品牌加快跑马圈地的同时,其他本土品牌虎视眈眈,虽然和A品牌体量相差很大,但在某些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这也给A品牌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用“腹背受敌”来形容A品牌也不为过。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A品牌的大多数系列都出现下滑态势,其中包括核心大单品销量也在下滑,一系列的产品升级动作并没有达到提升销量的目的。

再来看看A品牌在省外市场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透露,A品牌在江苏市场的销售约4500万元、湖南约4500万元、湖北约2000万元、河南及西北约6500万元、福建约2亿元、安徽约1200万元,河北+山东约9000万元,把这些外省的销售加起来,共计5亿元左右。

由此不难看出,A品牌压力重重,如何挽回颓势是当务之急。

2 高管更迭频繁下的魔咒

和A品牌的下滑相比,湖北的枝江大曲早就淡出人们的视线,作为曾经湖北白酒“一哥”、华中地区的“酒王”,枝江当下的地位颇有点尴尬。

根据维维股份2019年年报显示,枝江酒业营收4.32亿元,净利润亏损8619.57万元,延续2017年以来的亏损局面,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枝江酒业营收、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有媒体报道,2009年枝江酒业销售收入突破42亿元,这是其最辉煌的时刻。

多年来,受到业绩下滑、高管更迭频繁等种种因素影响,枝江酒业划上一个暂时难以解开的魔咒。

一个做了枝江八九年的业务员就因“不挣钱”而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不得不选择更换门庭,而这仅仅是一个缩影。

3 过度依赖省内市场下的困局

“安徽B品牌未来潜存着巨大风险,无论销量还是品牌地位,都会呈现萎缩或慢增长。”真知卓践咨询机构创始人朱志明分析认为。

做出这样的判断,朱志明的理由是,古井近年来重点打造古20,而B品牌没有任何高位截杀动作。

当古井在安徽省外发展越来越好之际,B品牌始终过度依赖省内市场,已经明显影响到了企业发展的平衡性。虽然此前推出省内大商出省开发外埠市场的策略,但效果并不明显。其营收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省外市场营收占比不足两成。

和B品牌一样,C品牌的主要市场也集中于省内。

在朱志明看来,C品牌没能走向省外,原因在于错过中国白酒黄金发展十年的外拓好机遇,在省外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有限。

正是由于在省外市场认知度不够,C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省外经销商往往还没有熬到品牌成功,经销商先熬不下去了。

除此之外,D品牌同样困守在河北多年,并没有和省外品牌形成良性联动。

营销专家杜志国认为,D品牌在2019年依旧没有摆脱销售下滑的状态,也没有提出更加清晰的渠道策略。“在河北本土市场,D品牌采取经销商垫付渠道费用操作终端渠道的策略,多数经销商因为费用垫付压力、利润空间较小,退出合作体系,中低端产品的低毛利贡献,出现众多终端集体抵制的现象。”

杜志国补充道,D品牌无法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包括操作模式限制了扩展的想象空间、缺乏全国操盘视野、缺少全国性竞争站位的决心。

4 萎缩成地方品牌的尴尬

豫酒和鲁酒像是一对难兄难弟,都是白酒消费大省,但本土酒企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大部分豫酒企业,萎缩成了地方品牌,很难走出去了,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但也很无奈。”河南某酒商告诉酒业家

上述酒商表示,豫酒企业做不起来根源是自身存在问题,包括股权架构、内部问题等,并在资源内耗中丧失好多机会:“豫酒从品质和历史上来讲都是非常好,但资本的归属方来回易主,有的东家又不够专业,造成豫酒现在的局面,张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除此之外,豫企对豫商们有段时间不仅不保护,有时候承诺的一些东西还不兑现,伤了好多豫商的心。

最关键的一点是,市场自动调节性加上厂家重视度和措施上不到位,导致豫商有心无力,每个人都想去行动却不知从哪行动,再一个行动起来发现没那个本事,所以都很无奈。

这是豫酒难以振兴的原因所在。

和豫酒一样,鲁酒振兴也是困难重重。谏策战略咨询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韩磊总结鲁酒走不出去存在主要问题。

首先,韩磊认为是因为品牌集中度低:“山东过亿酒企依然有30余家,复盘近十年的鲁酒,鲁酒老八大品牌从一哄而上做芝麻到相继加入酱香酒市场,便可窥见鲁酒品牌的战略定力尚且不足。”

其次是认知低,产品的低度和低价,产品低质化和品牌低端化认知偏见较为普遍。韩磊表示:“没有百元价位超级大单品难以解决全省化问题,没有次高端价位大单品如何能占据省会市场,从而走出省内实现泛全国化布局呢?”

再次,制约鲁酒发展的还有结构低,主流消费档在百元价位徘徊,300元以上的次高端价位刚刚起步。

此外,同质化资源消耗展依然较为普遍,品牌小散弱致使龙头效应弱,最后人才也是困扰鲁酒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难看出,豫酒和鲁酒的发展面临着各自的难题,振兴的口号也喊了多年,但似乎并没有打通振兴的任督二脉。

5 省酒如何突围?

在诸多省酒龙头找不到明确方向的时候,鄂酒龙头白云边无疑是省酒突围的成功样本。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国潮再起,青岛啤酒1903国潮罐焕新颜,携手汪涵直播间首发喜迎开门红
下一篇:新品破局,文中酒业发力次高端丨酒业家酱酒中国行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