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2020,酒香更怕巷子深
2020-05-12 09:42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文|小象冒冒

2020年,一杯好酒,可带国人越冬,亦让自己突围。

疫情之下,白酒行业,诞生出了怎样新的竞争哲学?

疫情,打开白酒市场新战局

2020年,酒香在线。

先是在1月9日,早在疫情袭来之前,“淘宝一姐”薇娅变以“摔杯为号”,在直播间抛售500瓶“骨折价”茅台,收获了名酒上云的第一桶金。隔天,她的直播间继续加码,3000瓶洋河高端酒梦之蓝M6+,不到10秒钟的时间,便被一扫而空。后延续到4月,当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代网红罗永浩开启自己直播带货的历程,为了展示“交朋友”诚意,在连续两周的直播,他都没有忘记把酒放在自己的货架上。

为什么,酒,会成为直播带货的新宠?

除了可观的利润,某种意义上,这组来自于中国酒业协会CADA的数据,解释了酒业主动寻求现场流量的秘密——截至2019年,酒类消费在线上平台的渗透率不足5%。曾经人们认为,酒,特别是白酒,由于其老化的消费人群和消费习惯所导致的原因,线上平台将会很难走通——然而在这个新年流言不攻自破。

今天,从直播,到短视频;从z世代,到中年人,电商可观的用户光谱,几乎适合于任何一种消费品。而另一面,街道空荡,酒企、经销商也有时间蓄足精力,去想象和开拓关于线上的种种可能。云上约酒、线上培训、上线直播、平台商城等应用的推进,正在极大化提高流通的效率;没有什么,比一次精心设计的营销,适合丰富品牌高高在上的人设。

年初常出现的一种声音是,疫情的阴霾将会影响我国消费的基本面,让白酒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与其他消费类产品不同,白酒行业一季度成绩单整体向好。

这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宅经济”的催化——宏观而言,中等收入人群总量扩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的基本情况未受影响。所以,从消费角度来看,疫情对白酒消费带来的消费观影响是:原本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而非折回改变。

藏在这个好消息里,还有另一个值得瞩目的细节:在疫情风暴中,龙头企业与区域性白酒企业之间的差距正,正进一步拉大。纵览上市白酒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龙头企业在总营业收入的组成中占据绝对主力:19家上市白酒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768.28亿元,其中位居前两位的茅台与五粮液达到了446.43亿元,占比高达58.11%,而将视线扩大到前三位的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家全国性白酒企业之后,占比还要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539.11亿元——随着线下白酒消费场景的缺失,具备更高品牌力量与抗风险能力的龙头白酒企业,正在加速蚕食区域白酒企业的市场空间。

当行业洗牌加速,如何形成消费认知,创造更适合自己的商业氛围、通过不同的手段创造引导消费者能力,决定了入局的酒企,在这场“洗牌”中,向前、抑或离开。

“马太效应”正在发生,落实在企业的胜负手上,最要紧的,无外乎“品牌”二字。

顺势打磨品牌 强者的姿态

调整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变现的能力,成为了酒企生死存亡的关键。消费品的品牌逻辑一直是营销人追求的方向,不同消费品的突破点差异其实很大,在食品饮料行业就存在着许多有意思的细节。

在一个功能为主导的行业里面,技术会很快突破品牌。在手机领域,当苹果带着它的IOS系统横空出世,人们立刻放弃了用了十几二十年的诺基亚。可是另一些消费品,比如香烟、奢侈品、食品,特别是白酒,功能性很弱,但消费粘性很高。好不好一眼看不出来,得靠口耳相传,别人告诉我。这类商品中,时光不但不会埋没长者,反而让其更有味道。

这种味道,就叫做产品的“社会性”。

在产品的众多“社会性”中,“品牌认知”又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往往成功的品牌营销,都基于非常典型的品牌认知:比如金色的“M”之于金拱门,红白条纹之于可口可乐。

在白酒领域,这样的原理也同样适用。江小白曾因为大量针对年轻人的“亚文化”营销在前几年被奉为圭臬,但是现在看来,也有些黯然神伤的意思。如果我们细数行业的脚印,不难发现,首提“绵柔”理念、在一片金、银、红中打造出一抹“蓝色经典”的洋河股份,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二者的差异在哪里?相比于江小白,洋河无疑拥有更加完整的产品线,和相对来说更有说服力的产品口碑与质量;此外,相较于许多酒企的“破坏性”创新,拥有名酒基因的洋河则更加稳健灵活、进退维谷,没有走入极端化,被自己钉在某一个单一的时代背景里。

一言以蔽之,真正的高手是顺势而为的;好招,在于把重的东西,用得很轻。能驾驭得住顺流与逆流,管它前浪还是后浪,掌握好我的价值观,才是品牌的“势”所在。

而今,白酒赛道又迎来的新的竞争生态:一方面,高端及高价位白酒增长放缓。商务系统的效率被提出更高的要求,推杯换盏的问候之外,酒正在回归饮用价值。

从文化来看,年轻消费群体的个体意识正在重塑——反奢侈行为增多,更多人认识到,从富到贵是有距离的,酒文化变得务实了许多。

另一方面,白酒消费品中间价格产品激增,其背景是总量占比的扩大。今天,城镇化、城市人口增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按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对于白酒来说消费价位太低不符合生活追求,太高又将带来经济负担,中间价格带是必然的选择。

且看洋河,如何驾驭?

“战略级单品” 只为叩中消费者的心

4月28日晚,洋河股份发布了2019年度报告和2020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19年洋河股份实现总营收231.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73.83亿元;2020年一季度实现总营收92.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40.02亿元。

这是一连串“好于预期”的数据:2019年洋河历经股市下挫、渠道压货、业绩下滑等“坏消息”后,市场已经有了某种心理准备。但客观来说,洋河依然是市场上难得的白马股——一季报显示,洋河一季度预收款64亿元,净利润40亿元的数字比去年全年净利润的一半还多,而泸州老窖一季度净利润则是17亿元。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新冠疫情对白酒行业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难得的是,洋河展现了稳健的抗风险能力。整体来看,洋河的规模、渠道和品牌的能力依然强大。

抛开财务指标,我们不妨把目光回收到洋河股份的动作细节,就会明白洋河的驾驭之道:靠有说服力的产品,微调整体战略。

在过去的十多年,洋河可以说是唯一一家可以屡次用强大的“超级单品”,擦亮品牌的企业:不管是“蓝色经典”颠覆理念的创新;还是“海、天、梦”精细化的系列设计,洋河以规模感极强的创新,刷新了各个细分市场对品牌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2020年经销商“太难了”!行业变局下,如何抉择?
下一篇:好水酿好酒,探秘雄安保府酒业的美酒之源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