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一个茅台的利润超整个国产葡萄酒销售额,葡萄酒的“诗和远方”有多远?丨洞见
2020-04-29 23:32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文丨王德惠(微信二维码见文末)

首先声明,今天只是发表一下个人的感慨,说的也没什么章法,想到哪说到哪。请大家谅解。也没啥对错之分,你自己辩证理解吧。

作为白酒的定海神针,茅台的2019年业绩是靓丽的。实现营收854.3亿元,同比增长16.01%,实现净利润412.06亿元,同比增长17.05%。而作为葡萄酒的中流砥柱,张裕的业绩也还是不错的,完成50.31亿元的销售额,较去年下滑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是11.29亿元,较2018年上涨8.35%。关键是还有高额的分红。

但是,对葡萄酒行业而言,在茅台靓丽的业绩面前,我们还真是高兴不起来。在张裕的业绩面前,也高兴不起来,只能用“残酷”一词才觉得最贴切。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为45.15万千升,下降10.09%;销售收入为145.09亿元,下降17.51%;利润为10.58亿元,下降16.74%。

规模以上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2018年,国产葡萄酒规模以上企业212家,2019年变成了155家,这155家之中,亏损企业有33家,企业亏损面为21.29%。

考虑到葡萄酒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以我个人的估计,包括酒庄在内,非规模性国产葡萄酒企业应该是规模企业的差不多5倍左右。即便如此,一个茅台的利润都比整个国产葡萄酒的销售额还高。

张裕不含海外业务,国内业务销售收入是44.82亿元。葡萄酒营收为38.3亿,是张裕营收的主要来源,营收占比为76.2%,毛利率为63.4%。

张裕一家企业葡萄酒的销售就占到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销售的26%以上。利润方面更是吓人,全国规模葡萄酒企业的利润总额是10.58亿元,而张裕一家的利润是11.29亿元。虽然这里面包括了其他产品例如白兰地、旅游等方面的利润,但依然是一家企业的利润占了行业的大部分。

2019年,中国瓶装酒进口额为22.89亿美元(按照汇率1:7.0857计算),进口额约为162亿元人民币,下降14.26%;瓶装酒进口量为47.44万千升,下降9.96%。若将海关进口酒数量和国产酒产量相加,则2019年合计为92.59万千升。当然,这不是全部,因为葡萄酒还有大量的小企业。

整个酿酒行业来看,2019年,整体酿酒产业产量为5590万千升,0.3%的增长,规模以上数量2129家,亏损企业335家。从酒水利润看,白酒2017-2019年利润连续高速发展,利润进入1000亿时代。

2017年白酒规模企业有1593家,2019有1176家,减少了417家。2019年,全国1176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617.82亿元,同比增长8.24%。

其中亏损企业131个,企业亏损面为11.14%。白酒累计完成酿酒总产量785.95万千升,同比下降0.7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04.09亿元,同比增长14.54%。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8.88亿元,同比下降5.85%。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白酒产量仅占整体酿酒产量的16.02%,在酿酒产量中的比重在降低。亏损企业的比重在增加。但白酒企业的销售收入占了整体酒水销售收入的67.2%,利润占整体酿酒产业的87.1%!白酒的大户才是做酒水的真正“金主”。

茅台是中国酒业的定海神针,进一步说,说它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亦不过分。茅台已经不是酒了,而是金融产品。然而,这对整体白酒行业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大家可以见仁见智。

酒水的头部企业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不断在强化。但对比白酒和葡萄酒,两者的不同在于:白酒行业已经处于成熟期,而葡萄酒还没有进入到成熟期,而是处于发展初期。或者说,白酒早已过了普及阶段,而葡萄酒正处于普及阶段。从饮用人口数量看,白酒已经没有人口红利了,但葡萄酒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人口红利。

白酒集体进入在集中化趋势之中,对葡萄酒来讲是好事。葡萄酒虽然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但同样明显的是:葡萄酒的分散、分化和分流。规模以下企业至少是几倍的规模企业。这和商品特性有关。

2019年进口瓶装葡萄酒企业共有6559家,比2018年增加了148家。大家看下,国产规模企业减少了,进口酒企业增加了。2019年,100万美元以上的进口企业是357家;500万美元以上的是61家;1000万美元以上的是25家。进口额在100万以下的企业,他们的数量增多了,但是进口额下降了,平均进口额是12.4万美元。其实,进口商的数量每年都在变,有的死掉,新的进来。有的是一家进口,提供给很多家。进口商也在呈现出两极化。

最近几年,白酒的产量连续下降的,是否会有反弹?我看很难。白酒的集中化趋势,恰恰是白酒成熟度的标志,但想要进一步扩大量能,其实是挺难的。我认为白酒会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在700万千升这个量级。因为,白酒已经没有人口红利了,也没有新的消费场景了。白酒规模以上企业不断减少,也意味着白酒产业的产能过剩不断地被清理。

当然,白酒如果想扩大产能,要么就要拓展新市场,例如海外市场。要么就要进行新酒种开发,例如由白酒衍生的新酒种,从而能够开辟新消费场景。白酒开辟海外市场有两点要重视的:一是产品改良;二是要到对中国认可的国家去。因为白酒属于文化产品。世界上有两种文化属性:强势文化属性和弱势文化属性。如果中国强大了,全世界都认可中国,那中国的国货自然会得到认可甚至追捧。所以,白酒在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远的国家,相对更容易被接受。

白酒目前是在向优势产区、优势品牌、优势产能方面集中。其实也就是说白酒已经进入到“优胜劣汰”的重要时期,丛林法则在当今的白酒产业上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优势的企业才具有更强的增长能力,而企业必须重视效益的提高。

至于白酒是不是处于成长期这个问题,要看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从酒水饮用角度看,普及阶段过了之后,其实都不是成长期,是成熟期,一定是进入到分化阶段。就是说,白酒的市场蛋糕就这么大了,大家一起来抢,就看谁抢的多。你身体强壮,别人打不过你,你就能吃到更多。身体不行的,吃到的就少,甚至只能饿死。

如果从产能周期上看,经济繁荣,产能就会扩张,直到产能过剩,供需矛盾突出,进行调整,行业洗牌,部分企业出局,部分企业崛起。然后,随着产能调整,行业集中度会提升,行业就会加速洗牌,市场混战,所谓剩者为王,从而带来新一轮的竞争,也是产能的新一轮发展。

2012年开始的调整,到2017年基本结束。产业重新进入到新一轮扩张期。如果没有突发事件,中国酒行业的变局也会出现,但这是基于消费端的新需求、新变化而来的。是基于新互联网时期、数字化营销下的新变化而来的。如果经济持续繁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交往多,或者国内的新基建等搞的热火朝天,一片繁荣景象,需求量还会上升,反之就会下降。但总体来讲,这种上升空间并不大,更多的是如何分蛋糕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营收104亿,净利21亿,后百亿时代的古井贡酒张力十足 | 深度
下一篇:白酒行业二季度或迎来“分水岭”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