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从玉龙、哈巴、梅里、念青唐古拉身边走过,那种圣洁的壮美令人窒息,而当太阳照在雪山顶上的时候,呈现的并非白,而是“色如黄钻”;我曾在滇池、洱海、纳木错、澜沧江边流连,那一抹高原蓝,让人净化、升华,让人想到两个字:“天泉”……
一夜“水”红再倾城
苏北古镇高沟,向来酿酒发达,史上南来北往的骚人墨客、商贾游子,从十里外就能闻到她槽坊酒肆飘来的醉香。1915年,“裕源”槽坊的高沟大曲,一举拿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新中国同龄的高沟酒厂,一身荣耀,一路潇洒,高沟美酒成为中国十大名酒,而她正是今世缘酒业的前身;今世缘酒业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稳居行业前十的高贵品质和广袤市场,正红遍大江南北,倾倒海内外的政要客商,且按下不表。
话说从2016年始,镇上陆续来了一些“打井人”,在今世缘厂区及周围打了几口深度200米以上的深水井。他们是华东地质勘查局、河海大学、省地质矿产局等院所的专家、学者,正在实施一项省科技开发项目:勘查高沟地下水资源。
他们对井水同位素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沟的地下水属于深循环地下水,水温18-21℃,PH值7.1-7.7,水质之优、分布之广、储量之丰,在华东地区十分罕见;锶值在0.42-0.58mg/l之间,含量比国家矿泉水标准高出1倍以上,尤其是今世缘制曲厂的井水,锶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的2倍;偏硅酸值在60-82mg/l之间,高出矿泉水国家标准1.4-2.3倍;富含钙、镁、钠、铁、锌、氟等有益元素,砷、铜、铅、锰、银等有害元素均在国家规定的下限值以下……
高沟及周边地区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于是,经国家或省级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认证,命名高沟酒厂井、高沟镇井、今世缘酒业井为“偏硅酸与锶复合型矿泉水”。富锶与富偏硅酸型矿泉水,与人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国内同时达到“双富”标准的矿泉水,只有“崂山”与“5100西藏”两种,但偏硅酸与锶含量均小于今世缘深井水。于是, 2018年12月25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授予高沟镇所在的涟水县“中国矿泉水之乡”称号,全国第13家,江苏首家!
还用问吗?正以美酒“当红”的今世缘酒业,又一夜“水”红!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美不美家乡水。但在高沟人的记忆中,水,曾经是灾难的代名词,那是历史上“黄河夺淮”后的数百年间,这里几乎年年被洪涝和盐碱所倾轧。而就在新中国、新时代人们早已治理好地表水、早就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优质地下矿泉水又像一只翩翩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领衔勘查的陈建生博导,是河海大学创新研究院深循环地下水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曾在世界著名刊物《自然》上发表论文,最早提出地下水深循环理论。陈教授介绍说:高沟的地下水来自被地层覆盖的火山口,在岩石圈深部存在导水通道,深循环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硅酸盐与碳酸盐中的硅与锶等元素被溶解到水中,成为天然矿泉水。高沟火山口地下水的补给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云贵高原一带,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补给源区山大沟深,人迹罕见,保持着原始的地貌;印度季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汇集成河流,通过断裂带进入深循环导水通道之中,源源不断地向高沟输送,丰富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在自然流淌的过程中融入水中,为佳酿不可或缺的元素。从火山口中涌出的优质矿泉水进入断裂带或松散地层,并从高沟地表溢出,成为“天泉”,高沟镇古人用“天泉”酿出了闻名天下的佳酿。
高沟地下深循环水补给源示意图
通过氘氧同位素测定,专家们发现高沟深层地下水富锶与偏硅酸的特征,与盱眙新生代火山玄武岩相同,火山通道中的深循环地下水涌入郯庐、海泗、响水口—淮安等断裂带,排泄入海。上世纪70年代,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水位下降,“天泉”不再上涌,但“天泉”水仍然在不停补充到深部地层中,不受地表下渗水的污染。高沟深层地下水来自河流渗漏,有稳定补给源,各项离子指标稳定,不受季节影响,属于深循环地下水即“活水”。通过氚测定,补给源区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首次核试验之后的入渗,地下水的“水龄”不到40岁,而非“水龄”成千上万年、越采量越少的“古水”、“死水”。
高沟地理位置示意图
也就是说,祖国西部高原的冰川融水、河湖渗漏,不仅形成了波澜壮阔的黄河、长江、澜沧江,还通过断裂带入渗到地幔玄武岩熔岩隧道与孔洞导水通道中,形成地下河网,润泽华夏大地,其中一条暗河在高沟隐伏火山玄武岩地区排泄,今世缘酒厂正位于隐伏火山口之上。《史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好水造福人类!
也就是说,一滴晶莹的高原圣水,带着火山岩的各种微量元素,经过40年的地下辗转,翩翩来到2500公里外的黄海之滨,来到高沟古镇,来到我们清清的酒杯中……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酿吾酒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