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太白这样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也是范曾行先生为曾经的成都双流二峨曲酒厂之题词,这句话也曾响誉全国。
二峨曲酒厂旧址在成都双流的籍田镇,那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而“二峨”佳酿对上了年纪的成都双流人来说,是挥之不去的香醇;留给年轻人的却是个模糊的背影——
8月的成都,高温预警,年近古稀的胡义明不顾烈日的炙烤,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开了川酒集团的大门,他忍不住笑了笑,阔别30年,他终于再次回到了二峨。
8月15日,川酒集团聘请中国酿酒高级工程师、全国著名白酒专家胡义明先生为川酒集团二峨品牌生产技术总工程师,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曹勇为胡义明先生颁布聘书。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二峨”
“佳肴需美酒,二峨进一筹”的广告词至今依然封存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虽然胡义明已经退休多年,但是每次与《华夏酒报》记者说到二峨,总是掩饰不住对那段岁月所倾注的感情。
关于“二峨”酒厂的来历,酒厂老厂长胡义明曾向《华夏酒报》记者讲述了一个“二峨”由来的故事。
很早以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画家,他与这里的一位年轻人情趣相投,老画家在临别时画了几张画送给你年轻人,题名为《峨眉四女图》,说:“你把这四幅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能拿出来挂。”
老画家走后,年轻人觉得把画放在箱子里实在太可惜,若能拿出来挂起天天观赏,那该多好呀。于是,年轻人就忘了老画家的叮嘱,他将画都挂了出来。有一天,年轻人外出归来,忽见四个美女在堂屋里说说笑笑,他发现墙壁上四幅画中的美丽姑娘不见了,他方才醒悟原来四位姑娘就是画上的那四位!他赶忙跑出去追。三位姐姐跑在前面,四妹跑得慢。年轻人追上四妹紧紧拉住不放,四妹刹时羞得满脸绯红,她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山峰。年轻人心想:你就是变成山我也在旁边守着你,看你往哪儿跑?三个姐姐一气之下也分别变成了三座山峰伴着四妹。后来,年轻人死后变成了一个瓷罗汉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子叫“瓷佛寺。”
之后,有人就把女字旁的娥改写成山字旁的峨。大姐变的山叫大峨山,也就是现在的峨眉山,其余的就叫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直到现在,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还并肩矗立,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她绵延到双流县和仁寿县的交界处,虽不如峨眉山巍峨雄伟,但她四季草木葱笼,鸟语花香,山泉流淌,确实是酿造美酒的理想之地。因此,“二峨”就把酒厂建在这山脚下,取名为“二峨”曲酒厂。
“二峨”的光辉岁月
胡义明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当初,“二峨”曲酒在众多白酒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被评为名优白酒国家二级企业。
1979年,改革春风吹满地,年仅23岁的胡义明,带领着一批有志之士,在二峨山下创办了四川省二峨曲酒厂。
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白酒没形成差异化,普通白酒厂泛滥,二峨曲酒厂并不赚钱。
随后,胡义明开始观察市场,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普通白酒不再受欢迎,但是瓶装酒开始在市场冒头,他暗暗下定决心,准备生产曲酒。为了学习曲酒生产技术,他上下求索,夜以继日的学习,最终,带着名牌老窖技术的诀窍,回到了厂里,开始研究生产代表自家风格的二峨曲酒。
《华夏酒报》记者在胡义明那里了解到,“二峨”曲酒先于其他厂家,借助在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打广告,抢占了市场先机。
据胡义明介绍,二峨酒从开始经营到走红,投入的广告费在40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光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频道打的两个月广告,就花了75万元。这种先进的广告宣传意识让品牌深入人心,“二峨”曲酒也名声大噪。
谈起二峨曲酒厂曾经的辉煌,胡义明依然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二峨在顶盛时期时,厂门口排队买酒的车川流不息,火爆场面足以见证该厂昔日的辉煌。当时,籍田镇就只有这么一个大企业,很多当地青年人都想去二峨上班。
在“二峨”酒的鼎盛时期,门庭若市,买酒的队伍看不见尽头,甚至工人“三班倒”也无法满足买酒人的需要。如此盛况,引得其他酒企纷纷上门学习。
二峨的没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处,“二峨”先后进军矿泉水生产、生物基因等领域均宣告失败,公司逐渐负债累累,“二峨”开始被市场冷落。与此同时,沱牌、五粮液等继续营造自己的品牌,稳定了市场地位。
2000年,“二峨”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归于北京中信国安酒业旗下,生产出的酒被冠上国安商标,但经销商只认牌子,这样商标使得“二峨”的市场开始缩小,“二峨”市场占比进一步萎缩,开始走向了衰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