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零售,我认为大家不能再浪费时间去做观点的碰撞了,因为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革新迫在眉睫,所以有些事情我们有必要达成共识。
消费者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类总结其实特别多,我列举三个目前比较典型的趋势:一是即时性消费;二是懒系消费;三是社交消费。
今天着重给大家讲一下即时性消费。这和新技术有关系,是技术使得我们能够实现即时消费。
其实,除了购物以外,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即时消费,比如刷抖音、玩游戏、和朋友聊天,等等。
消费不仅仅是指买东西,它是一种需求、一种欲望的释放,情感释放也是一种即时消费。
即时消费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人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是需要积累欲望的,当欲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有爆发力把欲望释放出来。而即时消费恰恰削弱了人们的爆发力。
比如现在百货公司的销售额大幅下降?仅仅是因为消费者都在网上购物了吗?如果是这样,那是不是可以在百货公司配置一些网上买不到的商品就能提高销售额呢?
过去很多人逛百货公司,往往是积累了一周甚至一个月的购买欲望,然后到百货公司去集中释放,总要买一些商品才回去,否则好像任务没有完成一样。
但是现在呢?消费者的欲望早就被释放掉了。
如今任何一件漂亮衣服都很难勾起消费者的兴趣,可是当他们发现需要买衣服的时候,又来不及去线下门店选购,只能在网上买,变成了一种被迫式的购买,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客流量的问题,现在很多百货业态都会增加餐饮、文娱、亲子等类目,因为这些是刚需,互联网替代不了。
但是这些引流业态并不能推高传统主营业态的销售额,比如服装或家具。一个消费者去餐厅吃饭的时候不会想到要去顺道买一把椅子、买一件衣服。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重新布局,否则仍旧是死路一条。
即时消费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如果这个购买是冲动消费,消费者必然希望能够尽快、马上拿到商品。
但是如果你销售的这个商品的特性决定了快不了,将可能发生什么情况?当冲动性、新奇感退去,消费者变得理性的时候才拿到商品,他可能会对商品感到失望,产生负面评论,甚至退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