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但总体而言,中国白酒梯队一直相对稳定,多年来行业里冲出来的黑马凤毛麟角,区域龙头重洗牌的情况也较为罕见。不过,长期的稳定,于多年雄踞一方却难以再上台阶的鄂赣龙头——白云边和四特酒而言,却是另一种痛。
白云边已连续6年稳定在40亿段位,四特酒也是自2012年冲破50亿后,6年来业绩始终徘徊于40亿段位。接下来,鄂赣两龙头白酒将以何种路径来突破自我冲出40亿瓶颈?如今两者现况如何?
近日,酒业家记者调研市场时发现,以上两家龙头的故事正在发生戏剧化的改变:2017年完成调整的白云边正呈上扬趋势,松滋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曾向相关媒体透露,截至今年5月白云边已上交税金5.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达15.2%;而据熟悉四特的白酒人士透露,四特今年的情况难言乐观。
稳健而低调的默契,调整期均逆势增长的幸福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团队和品牌基因,以及香型特色,但是白云边和四特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二者都有自己的根据地市场和畅销大单品做支撑,产品结构清晰,聚焦于核心市场和核心单品,在品类和品质上均优势明显,广受认可,市场壁垒和品牌力相对竞品均具有绝对优势。进可攻,退可守。
常言道“迈过去的是坎,迈不过去的就是山。”有行业人士在数年前就曾预言,50亿,于区域名酒而言是道艰难的个“坎”,如今看来,不无道理。调整期以来的6年时间里,白云边和四特酒这两家区域龙头,规模一直卡在在40亿的坎,未见大的突破。
作为鄂酒龙头的白云边,省内地位始终稳固,但相较于川、贵、苏、徽等省份的龙头,差距已越拉越大。
公开数据显示,白云边2012年销售额40.9亿;2013年销售额为48.10亿;2014年销售额40.69亿;2015年销售额为44.14亿;2016、2017年定的销售计划均是42亿,2016年完成销售额43.54亿;2017销售年度完成开票额42.96亿,实现利润总额10.2亿;而其2018年的销售目标为44亿,力争省内市场增长5%,省外市场增长10%,始终保持着稳健和低调的作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