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三公”消费、“塑化剂”风波等事件将高端白酒推进了“无底寒洞”,至今高端白酒的价格仍未回归高位。面对销售数量和额度的下滑,高端白酒企业纷纷自谋出路,推出一些副线品牌来抢滩中低端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高端品牌抢滩二、三线市场,可能会给白酒行业带来巨大震动。
高端白酒走亲民路线 中低端酒发力销售市场
8月19日,记者走访郑州市区的部分超市和烟酒专卖店了解到,当前白酒市场出现两极化局面,高端白酒跌势未止、寒冷依旧,中低端白酒则成为销售与消费的主力军。记者看到,在商超白酒专柜,原来被摆在显眼位置的高端白酒,如茅台、五粮液、水井坊等已经被中端品牌洋河、宋河等取代。华润万家超市茅台酒的导购告诉记者:“近段时间高端白酒量价齐跌,拿茅台来说,去年年初53度飞天茅台高达2000多元,现在价格下跌近一半,基本在1300元左右,且销量较去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30%。”
除了传统的中低端白酒外,记者看到部分一线白酒品牌推出的低价副线产品也搅热了二线白酒市场。贵州茅台推出的中端品牌 “仁酒”,市场零售价仅为299元/瓶;五粮液的五粮头曲、五粮特曲价位在200~500元,剑南春、水井坊等也推出了价格在200元~400元之间的产品。“一线品牌推出的中低端酒销量不错,一方面因为其价格亲民,另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对高端品牌的信赖。”长期从事白酒销售的王军告诉记者。据相关统计显示,5月底,五粮液在郑州发布的中低端绵柔“尖庄”新品,该产品投放市场仅一个月,就实现了5000万元的销售收入。
同食一块“蛋糕” 白酒行业或面临重洗
从市场来看,高端品牌抢滩二线市场似乎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九度营销的总经理马斐告诉记者:“今年酒业在大的经济环境影响下,高端增长乏力,不少酒企的营业收益并不乐观,再加上‘三公’消费、禁酒令等规定的影响,使得一线白酒销售市场进一步萎缩。为了迎合市场转型,更好贴近消费者,高端品牌纷纷放下‘身段’,从‘腰部’发力,一方面降低高端酒的价格,另一方面开发副线品牌抢占中低端市场。”
有业内人士说,不同层次的品牌“同吃一块蛋糕”会引发白酒行业的震荡。对此,河南省酒业协会理事魏家全说:“高端白酒发力中低端市场势必会加大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同质化竞争又势必会产生‘大鱼吃小鱼’的效应,未来白酒行业可能面临洗牌。”
河南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表示:“行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进行局部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白酒行业的调整还在继续,淘汰小规模企业,甩掉过剩的产能,通过合理的市场化竞争对白酒企业进行‘扫荡式’清洗,有利于白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斐则说:“产品一定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变化,知名品牌的中低端价位运动长期来说是对整个酒行业健康发展的巨大贡献,现实的消费不可能全部是高端,去掉泡沫式的增长,回归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是很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