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最寒冷时刻还未到来
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企业的报表滞后于终端的反映,三季报酒企财报才是真正意义上开始反映行业调整的开始,后面仍有惯性下挫的可能,至少中期内很难走出调整周期。
从具体企业阵营看,名酒企业只有茅台因二季度开始的计划外开放经销权带来的收入保证了其勉强微幅增长,五粮液、洋河、汾酒等均开始同比下滑,水井坊、舍得更是加速下降。正如之前我们预测的:名酒压货能力逐渐减弱消失,渠道蓄水池不再,高端三公压制正完全反映在报表上。值得强调的是:茅台计划外开放经销权虽能短期维系销售,但可持续性不强。如果考虑
其上半年零售降价和对其它品牌替代性的收入,高端酒终端实际需求下降幅恐相当惊人。从区域名酒看,古井、老白干、伊力特、青稞酒收入仍能勉强支撑,但费用上升明显,赢利能力大幅下降。根据盛初咨询的判断,目前区域名酒的收入也是在三季度中秋节大幅渠道压库的前提下取得的,古井老、白干等均渠道库存高企,所以收入维系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费用的上升却不可逆转,所以财报也将继续处于下行通道。
惨淡的数据不断影射着白酒企业的困境,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及价格下跌、库存增高等问题仍将困扰着白酒企业四季度的发展。招商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一份研报指出,五粮液现有库存按照目前的动销状况甚至一年都不见得能全部消化。在调整期间,对于高端白酒企业来说,如何消化库存是业绩增长的重要挑战。
展望未来两个季度,由于今年前半年高基数、行业环境难以快速改善、企业转型刚刚开始、行业竞争烈度导致成本上升,行业仍需继续调整,投资者宜继续保持谨慎!
啤酒行业:淡季来到 区域性啤酒加紧扩张
2013年1-9月啤酒行业收入1535.5亿,利润117.3亿。展望未来,酒评网认为竞争趋缓将使吨酒价格持续提升,同时受益于啤麦价格下降,预计啤酒行业盈利水平将持续提升。燕京啤酒与青岛啤酒通过兼并区域性品牌,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啤酒行业只有做大才能做强,珠江啤酒、啤酒花、重庆啤酒、惠泉啤酒等如果只专注于区域市场,很难有发展空间。应该扩大产能,做成全国性的大品牌,提升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上市啤酒企业整体业绩增长良好,四季度将迎来消费淡季,投资者谨慎看待。
黄酒行业:禁酒令难逃 拓宽渠道最优
受制“三公消费”限制,黄酒替代利好未现。业内人士指出,黄酒行业非但不能享受白酒行业调整带来的替代利好,同时也遭受到了禁酒令的影响。古越龙山、金枫酒业两家黄酒企业前三季度净利润一减一增,第三季度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指出,黄酒行业非但不能享受白酒行业调整带来的替代利好,同时也遭受到了禁酒令的影响。面对行业调整,黄酒龙头企业纷纷加大渠道整合力度以及新业务开拓。
黄酒行业的未来看点主要有两点,其一,黄酒企业尤其是业内龙头企业向外走的步伐,主要是长三角以外市场的开拓,因为这关乎企业和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其二,黄酒企业的发展方向,如古越龙山可能向高端料酒方面发展,若以此为突破点获得成功,或可为其他黄酒企业提供借鉴。
葡萄酒行业:四季度将到历史低谷
受到国外廉价葡萄酒不断进口的冲击,以及国产品牌被“农残”负面消息误伤,加上限制“三公消费”等因素影响,国内葡萄酒巨头最近齐齐喊“日子不好过”。葡萄酒整体业绩下滑十分明显,未来日子需要加强品牌营销,消费者培育等。
各家葡萄酒企业业绩加速下滑。业内人士称,外有进口酒涌入,内有厉行节约等政策,葡萄酒行业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四季度恐怕将到历史低谷。
虽然上市公司拥有丰富的葡萄酒资源,例如张裕A拥有30万亩葡萄园,中葡拥有15万亩葡萄园等,但是国内葡萄酒生产规模不会再扩大,竞争压力全在渠道销售。李腾龙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国内葡萄酒的产量已经远高于可用于酿酒质量的葡萄产量,接下去重要的是调整销售渠道,理顺、建设正常的渠道、从团购向日常消费转变。
相关阅读:
白酒行业三季报:酒中见高低
14家上市酒企三季报数据纵览
酒企季报VS战略布局 白酒颓势如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