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ind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进入“市值缩水榜”前十的企业白酒类就占了三个: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和五粮液。
白酒业龙头贵州茅台年初的市值为2170亿元,目前的市值为1313亿元,市值蒸发掉856亿元,成为市值损失最大的白酒企业。贵州茅台的股价从年初的202元/股,下探到12月26日的124.7元/股,下跌近四成。除贵州茅台外,市值跌幅较多的白酒企业还有洋河股份、酒鬼酒、山西汾酒、水井坊、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等,其跌幅均在40%以上。
从2012年爆发的塑化剂事件开始,白酒行业过往牢不可破的根基开始出现裂缝,而随后接连出台的国家限制三公消费 、禁酒令等,则给了高端白酒“当头棒喝”,产品出现滞销,价格大幅下滑,业内大唱“白酒业寒冬到来”。白酒股价大跌、市值缩水、业绩下滑的背后,是白酒上市公司的毛利下滑引发的估值下调。
2013年12月17日,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茅台供应商大会上介绍,2013年1~11月,茅台集团白酒产量81420吨,同比增长17.02%;实现销售收入 (含税)347.6亿元,同比增长7.31%;利润总额191.42亿元,同比增长4.91%。相比2011年同比增长52.2%,2012年同比增长41.1%。2013年涨幅微乎其微,白酒消费的市场低迷程度可见一斑。
过去10年中白酒行业高增长主要动力的政商消费已放缓。未来政商消费即使有所恢复,也难以再现高增长。2014年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的经营环境并不乐观,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和五粮液等龙头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销售渠道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经销商面临新一轮洗牌;禁止“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压力下没有缓解迹象,企业竞争日趋市场化。
贵州茅台作为高端白酒,在高端市场萎缩的境况下,未来采取市场定位的“平民化战略”是其必然选择。然而茅台欲想“平民化”非一日之功,行业大调整还需忍受阵痛。但贵族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型触发行业大调整,品牌重定位与渠道重建的阵痛还将持续1~2年。厂家将更加侧重于大众营销,并重建厂商分工合作关系。
白酒消费市场低迷。茅台主业受困,然而在“十三五”计划末期收入达到1000亿元目标之下,茅台集团不得不寄望多元化的发展来谋求突围。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发展成为了茅台白酒主业受困下的突围举措。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