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渠道及销售模式不再叫座,电商渠道则百花齐放很是叫好,2014年成都春季糖酒会,展览、研讨、发布会……各种形式,无论见诸线下,或是见诸媒体,酒类电商无不占尽风光。作为葡萄酒行业,应该如何入局电子商务,是否能够分得一杯羹呢?
国内酒类电商整合现状:各有侧重 各有限制
2013年被称为中国酒类行业的电商元年,电商纷纷崛起,酒仙网“双十一”2.2亿元的销售额相当于国内很多中型酒厂一年的业绩,这样的成绩单赚足了行业眼球,很多业内企业对电商趋之若鹜。
经过发展,目前国内电商平台主要是以酒仙网、也买酒为代表的垂直类电商,以京东、天猫、1号店为代表的综合类电商,以企业官网和电商旗舰店为代表的厂家直营电商,以及以中酒网为代表的O2O平台商这四大类。
各种类型的电商起步时间不同,发展程度也不同,具体来看:
第一种垂直类电商,例如酒仙网,模式为B2C,其与20多家名企合作,开发线上产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其优势在于拥有较强的上游企业整合能力,低价优势明显,客户流量大;其劣势在于边缘化产品与市场主流产品形不成共振,线上线下无法有效互动。也买酒的模式为B2C,聚焦葡萄酒垂直电商,去年销售额3200万元。其优势在于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会员客流,劣势则与酒仙网一样。
第二种综合类电商平台,主要发力于京东、天猫及1号店,其模式为B2C,以企业自建电商旗舰店为主,用品牌传播及促销活动来引起消费者关注。其优势为综合电商网站拥有巨大的客户资源,客户关注度高。其劣势在于与线下产品价格容易产生冲突。
第三种厂家直营电商,主要平台为企业官网,综合电商旗舰店,其模式为B2C,以企业自身资源直接对接消费者,或利用点商品平台流量自然销售。其优势是综合电商流量较大,酒企与消费者直接互动,其劣势则是无法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
第四种O2O平台商:主要平台为中酒网,其模式为O2O,即线下连锁+移动电商+开放平台+团购分销,上游对接厂家,下游多为自建终端。其优势是上游整合能力明显,下游自建终端易于管理。其劣势是物流配送时间变化大,终端开拓需要时间且管理难度大。
综合看来,各类型电商在产品结构、运营方式、消费人群等方面均有自己的侧重点,而模式、渠道、推广、资源、双线执行力等方面的限制也兼而有之。
行业风向标:电商崛起很叫好
来自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我国国产葡萄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408.17亿元,同比下降8.52%;利润43.81亿元,同比下降20.06%。而去年中国葡萄酒电商销售额高达73亿元,比2012年增长一倍以上。传统销售渠道的不景气,使电商成了被寄厚望的新兴销售渠道。“我认为名酒的互联网化将是新的商机”,北京酒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梁爱丽曾如此表示。
在较传统的白酒领域,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在内的多家传统企业纷纷触网,趁势进军电商市场,五粮液还特意研发了一款375ml装的产品,主攻电商渠道销售;而今年春季糖酒会,国产葡萄酒最大的生产商张裕集团宣布,旗下电子商务网站酒先锋正式上线,所售产品以张裕系列产品为基础,涵盖葡萄酒、洋酒、保健酒、白酒、黄酒等各种酒类产品。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直言电子商务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表示电子商务“将成为张裕未来核心发展战略”。
去年11月,在上海设立营运总部的通化葡萄酒股份旗下O2O官网平台“昵买网”也用合资、入股的利益绑定模式与各地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传统葡萄酒生产企业吹响进军电子商务号角的标志”。
但具体看来,电商红火的销售业绩大多来自白酒和进口葡萄酒。《中国进口葡萄酒指数及市场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电商平台的葡萄酒销量还很小,大约在3%左右,这一数据既说明了葡萄酒电商的薄弱,同时也预示着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