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烈的“春节档”(2.18-2.24)收官,成龙电影《天将雄师》以4.51亿元拿下春节档七天的票房冠军。
在这部电影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10万瓶茅台酒赠送给观众,在电商的票房补贴可能达到了6000万元,还有消息称,发行方上影承诺了10亿元的票房保底。
《天将》的领先并没有绝对优势,目前,紧随其后的《澳门风云2》票房累计已达4.16亿元,差距只有3000多万元。不仅如此,《澳门2》的单日票房已经连续3天超过《天将》,最终票房可能反超。
砸下10万瓶茅台酒的《天将》,和枪战、比基尼云集的《澳门2》,谁能笑到最后?
《天将雄师》背后:10万瓶茅台酒、6000万“票补”、10亿保底
4.51亿元的票房,其实并不算多。
去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大闹天宫》,7天票房6.2亿元,去年国庆档的《心花路放》,7天票房6.29亿元。
而且相对于《天将》号称4亿的投资,《天将》要拿下12亿元票房才能回本。但《天将》这部影片从这个档期开始就给人一种压倒性的气势。
这种气势首先反映在排片上:大年初一,《天将》在全国的排片率接近25%;而第二梯队的3部影片——《钟馗伏魔》、《澳门风云2》、《爸爸去哪儿2》,排片都在15%左右;第三梯队才轮到《狼图腾》,只有约10%。
为什么院线经理这么看好《天将》?
影片本身的质量,成龙的市场号召力可能都是院线经理的考量因素,而大手笔的电影营销带来了压倒性的气势,或许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其中最有戏剧性的,是那10万瓶茅台酒。《天将》号称与茅台集团合作,拿出10万瓶定制版茅台酒回馈观众,这10万瓶酒将覆盖全国2000多家影院,每一场《天将雄师》的观众中都将有1人获奖。
“因为茅台酒,给《天将》打5颗星!至于影片,给3颗星吧……”这位观众还叙述说,看完电影被影院工作人员叫到,说“中奖了”,于是就真的有了一瓶成龙酒……
买酒之外,《天将》还传言有“巨额票补”。
在猫眼上购票,《天将》只要19.9元,而3D电影的最低票价是40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张电影票,猫眼或者片方就要补贴20.1元。上海《文汇报》首席记者王彦的一篇报道称:“该片上映3天,猫眼已为其买单6000余万元。”
猫眼的工作人员私下告诉记者,票补肯定是有的,并且百度、大众点评等平台可能有9.9元等更低的价格,这就意味着更大的补贴力度,但猫眼的票补总额未必有6000万元之多。
此外,腾讯财经的一篇报道还称,《天将》的发行方上影已经与各投资方达成了保底10个亿的对赌协议。
上影的大本营在长三角,这样的信息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天将》在各大城市的排片当中,上海的排片率几乎一直最高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身在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观众,最爱看这样的合拍片)。
总之,茅台酒、票补、保底发行,如此种种,都为《天将》的高排片提供了保障。这也让《天将》在春节档的厮杀中占尽了先机。
半路杀出“两大黑马”——《澳门2》《狼图腾》
《天将》霸气的排片,从大年初一一直延续至今,几乎每天都在20%以上。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上映以来,《天将》的排片和单日票房是在不断下滑,而《澳门风云2》和《狼图腾》的拍片和单日票房一直在默默上涨,最终成为春节档杀出的两匹“黑马”。
记者也在大年初一就带着老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天将雄师》,遗憾的是,老妈对于大段的英文对白显然不太适应。最终的反馈是——没看懂。
大年初二,记者又带着爸妈去看了《狼图腾》,对于这部反映知青生活的“动物电影”,爸妈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记者的一位朋友春节回到老家,他带着家人去看了《澳门风云2》,家人对“萌娃”王诗龄的表现赞不绝口,而影厅里的小镇青年,则是被枪战和比基尼美女挑逗得异常兴奋。这位朋友反馈说,《澳门2》在那个四五线城市的电影院里一票难求,排片甚至超过了《天将》。
在这个春节档,记者和朋友们的观影体验或许并非个案。
至少从排片和票房上看,《天将》是随着时间推移在逐渐走低的,而《澳门2》和《狼图腾》的票房节节高升,成为春节档杀出的两匹“黑马”。
从大年初四开始,《澳门2》超过《天将》,连续3天成为了单日票房冠军,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这部打打闹闹的港式喜剧,在票房上极有可能超越成龙大哥投资4亿元的鸿篇巨制。
《狼图腾》上映以来口碑爆棚,话题度和好评度都是春节档之首,然而大年初一的排片只有10%,甚至引发一些影迷的反弹。如今,《狼图腾》一跃成为春节档票房第三名,总票房已接近3亿元。
有趣的是,《狼图腾》《澳门风云2》这两部影片地域特征非常明星,它们分别是北、南方观众的最爱。
《狼图腾》在北京的排片一直在25%上下,始终遥遥领先其他城市,济南一位影院经理也对记者表示,《狼图腾》在该影院放映的第一场就几乎满场,这让影院方面颇为意外;
《澳门风云2》在粤语地区大受欢迎,排片甚至能超过30%,从2月24日的排片数据看,《澳门2》在广州的排片达到29.1%,东莞30.48%,在佛山更是达到33.31%,而这部影片在北京的排片只有15%以下。
7部电影,6部票房过亿,春节档到底是不是“好档期”?
今年的春节档异常拥挤,共有7部影片同期上映。从最终结果来看,这7部影片6部票房过亿,只有《爸爸的假期》目前票房累计为7000多万元。
而在2014年上映的所有影片中,过亿的影片其实不超过四分之一。由此看来,春节档连续6天,每天2亿多到3亿的票房,让国产片获得了快速的回报,尽管拥挤,但春节档无疑还是个“好档期”。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年春节档,票房总量的增长正在放缓。
今年春节档票房总量为17.57亿多元,较2014年14.2亿元增长约24%,而2014年全年电影票房增长为36%,全年银幕增长30%,看起来,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增长并不算多。
由于去年春节放假是从初一到初七,今年是从除夕到初六,这一因素也让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减少了约2亿元的收成。
但即便考虑到这一因素,今年的票房增长也仅为37%左右,相比之下,去年春节档的票房总量可是比前年增长了85%(2013年春节档票房仅为7.64亿元)。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春节档”的票房增长一定程度上还是来自银幕数的增多,中国观众并没有对这个大片云集的“春节档”燃起更大的热情。
娱乐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