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电商持续发酵 酒企激辩酒类电商
·宜宾市长:推进五粮液国企改革
·酒行业依然深陷泥沼 酒类流通连
·全球葡萄酒拍卖市场向好 波尔多
·深圳口岸实现进口葡萄酒产地鉴定
推荐文章
·进口酒缘何在华"贱卖" 市场快速
·国内葡萄酒巨头扎堆杀入进口酒市
·部分酒企淡出全国糖酒会 业内称
·国家级放心酒示范店公布
·酒鬼酒一季度业绩预增820%-1127%
最热文章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大师、首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百威成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 啤酒二氧化碳的控制措施
·联想控股全面披露酒业布局 “丰
·重庆:餐馆出售自制酒最高罚5万
旗帜广告位
A股9家酒企业绩不良 多家名酒企归结行业调整是祸首
2018-07-22 10:51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自从青青稞酒在上月27号发布了业绩之后,大家多知道业绩不慎理想,因此许多业绩人士也对A股市场中的十六只白酒股进行了2014年业绩调研发现这些A股市场中只有十家酒企公布业绩,而9家出现了业绩下降甚至亏损的现象。


9家酒企业绩下滑或亏损


据记者统计,目前A股市场中业务涉及白酒制造、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共计有16家。截至2月27日,共计有10家企业已经披露了2014年年报、2014年业绩快报或是对2014年业绩进行了预披露。


在这10家白酒企业当中,只有顺鑫农业在业绩预告中明确表示,预计2014年1月~12月净利润同比增长80%~100%。另外9家白酒企业则均宣布2014年的业绩将出现下滑或是亏损。其中,老白干酒是唯一一家已经公布了2014全年年报的白酒类上市公司。老白干酒的年报显示,营业利润128058250.09元,比2013年增长26.87%;但是净利润59137573.82元,同比2013年下降9.80%。此外,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均预计2014年净利润下滑的幅度超过50%。泸州老窖预计201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0%~75%;山西汾酒预计2014年1~12月净利润同比下降55%~65%。


水井坊和酒鬼酒预计2014年的亏损幅度均超过亿元。其中,酒鬼酒预计2014年全年净利润亏损0.9亿元至1.2亿元,水井坊预计2014年1月~12月净利润亏损4亿元至4.3亿元。


行业调整成业绩不佳推手


在年报或是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当中,9家白酒类上市公司均对2014年业绩出现下滑或是亏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白酒行业调整”被多家白酒企业认为是导致2014年业绩不佳的背后推手。


例如,泸州老窖就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受宏观政策和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影响,公司中高档产品销售下滑,以及对相关存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影响,导致公司2014年度经营业绩较2013年度大幅度下降。”;山西汾酒也称“2014年,受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影响,公司中高端产品销售下滑,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净利润下降。”


除此之外,水井坊、今世缘、老白干酒、青青稞酒、皇台酒业和洋河股份等也都在报告中将业绩下滑归咎为“白酒行业调整”。“限制‘三公消费’、禁酒令和‘塑化剂’风波令国内白酒行业结束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并且从2012年开始进入行业调整期。”国都证券的投资顾问孙祥臣说,白酒业已经告别黄金年代,拉开了行业洗牌的帷幕。由于行业整体陷入低谷,所以白酒类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白酒股向左走向右走


虽然白酒行业的景气度仍然低迷,白酒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也纷纷出现下滑,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却并没有集体看空白酒股的后市走势。据记者了解,目前看多、看空白酒股的观点均存在。


例如,民生证券就在最新一期报告中表示,白酒行业2014市盈率仅为15倍~16倍。因此强烈推荐白酒板块,推荐标的为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说,虽然现在一些研究机构认为白酒股的估值已经触底,但即便白酒股出现上涨,也应该将其视为反弹而非反转,投资者不可“贪杯”。


第一农经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新西兰葡萄酒在北美市场销售大有改善
下一篇:8个市场茅五节后价格:降幅不大 普现缺货
遵从规则 拥抱“新民酒时代”
遵从规则 拥抱“新
部分酒企淡出全国糖酒会 业内称因招商功能弱化
部分酒企淡出全国糖
假葡萄酒遇苏打面不改色就露馅
假葡萄酒遇苏打面不
进口葡萄酒屡上黑榜 法国西班牙占六成
进口葡萄酒屡上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