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国际葡萄酒大赛在京举办 彰显东
·贵州出台意见推动白酒行业发展
·贵州省计划到2020年产量将到达80
·茅台借助大数据 加快转型升级
·葡萄酒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冲击
推荐文章
·完成年度销售指标 国窖1573经典
·作为丝绸之路腹地的宁夏 有着怎
·汾酒封藏大典问初心 称经得起工
·卡斯特格朗仕张永:80、90后新生
·沙河酒业再迎“新东家” 希望复
最热文章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大师、首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百威成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 啤酒二氧化碳的控制措施
·联想控股全面披露酒业布局 “丰
·重庆:餐馆出售自制酒最高罚5万
旗帜广告位
茅台集团参展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
2018-07-17 00:05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茅台展区(馆)围绕贵州馆主题,重点展现茅台酒传统酿制技艺,体验品鉴活动,展示茅台酒产品等。茅台馆将以《大国之酿》宣传片滚动播出,再辅以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大众了解茅台酒的生产流程,以此展现茅台酒的历史、工艺、环境、文化。

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台酒酿制技艺

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的贵州茅台酒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其传统生产工艺源远流长,是当地历代酒师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根据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断探索、积累、创造、总结而成的一套酿酒工艺。1996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2001年,茅台酒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悠远厚重的酿酒历史

茅台酒历史悠久。《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35年,鄱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将产于赤水河畔的“枸酱”带回长安,汉武帝饮后赞曰‘甘美之’。唐宋时期,茅台地区酿制的“风曲法酒”闻名全国。明代,茅台酒蒸馏酿造工艺日趋完善,茅台烧、茅台烧春遍布市集。清代,1745年赤水河道的疏通,促进了川盐在黔地的销售,推动了茅台地区酿酒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清末至民国时期,“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相继兴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成义”、“荣和”两家酒房共同送展的茅台酒以其精美绝伦的品质冠盖群芳,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此跻身世界名酒之林。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茅台镇地处四面环山、一水中流的河谷地带,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质土壤、赤水河优质的水源及长期酿酒活动所形成的有益微生物群,使之成为酿制茅台酒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

天人合一的酿酒技艺

茅台酒既继承了古代酿造工艺的精华,又闪烁着现代科技的光彩,追溯茅台酒的生产渊源,其传统操作法年代久远,因历史原因和时代局限,无具体的文字记载,历代酒师视为祖传秘技,技术保密,历来传子不传女,靠口授身传,师徒相承。50年代初,成立不久的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开始着手整理茅台酒生产工艺操作要点,结束了数千年来工艺规程只限于言传身教、秘密相授的砾石;60年代,国家组织开展茅台酒两期试点工作,进一步对茅台酒传统工艺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的技术规范,用科学理论完善了茅台酒传统的操作技术;80、90年代,经过不断探索和科学试验,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完善,形成了系统规范的《技术标准》。发展至今,茅台酒酿制技艺可以概括为十大工艺特色: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醇甜;四十天高温制曲、五月端午踩曲、六个月贮存曲;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十个工艺特点: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取酒、用粮多、用曲多、轮次多、出酒率低,长期贮存、精心勾兑、五年乃成。

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2016勃艮第产区霜冻灾害详细报告
下一篇:网酒网上市前夜:2016年一季度开局良好
完成年度销售指标 国窖1573经典装再次暂停发货
完成年度销售指标
国际葡萄酒大赛在京举办 彰显东西葡萄酒文化融合
国际葡萄酒大赛在京
作为丝绸之路腹地的宁夏 有着怎样的酒文化?
作为丝绸之路腹地的
中国队首获RVF世界葡萄酒盲品锦标赛冠军
中国队首获RVF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