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关闭重庆啤酒安徽亳州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正式关闭旗下这家已运营8年、位于安徽亳州的啤酒工厂。这也是继2月末宣布关停六盘水工厂后,重庆啤酒关停的第7家工厂。
对于关闭的原因,公司表示:由于经济的进一步放缓,市场容量基本没有增长。同时由于当地市场消费能力和缺乏中高档以上盈利产品,本地品牌啤酒销量的增长难以实现且鉴于销量过低。
并且公司认为,可以预见的未来3年来看,亳州公司都实现不了盈亏平衡。继续维持亳州公司运行将导致现有及未来亳州公司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昂贵,不利于市场竞争及业务发展,也将为公司财务业绩带来沉重负担。综上所述,公司董事会批准关闭亳州公司。
是甩包袱还是谋生路?
对于重啤此举到底是在甩包袱还是谋生路,业内主要存在两个声音,一方认为此举就是在甩包袱,从公司去年11月份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优化生产网络的议案》中就提出:公司未来不断努力提高盈利能力的过程中,公司将会持续考量很多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优化目前公司现有的啤酒生产厂家的部署。这些方案可能包括出让、关停冗余的一些机构或企业、人员优化以及提高生产现代化的水平。
而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声音则是公司在谋生路。重庆啤酒董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我们不仅仅在做减法,也在做加法,公司在重点区域加大投资力度,比如宜宾建了新厂,希望在四川、重庆做一些加法来以点带面、提高生产网络优化的效率。我们去掉的是辐射能力弱、可替代性差、生产效率低的酒厂。”
国产啤酒VS进口啤酒,胜算几何?
与国产啤酒的面临种种窘境而截然不同的是,进口啤酒市场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海关总署数据,15年1~12月份啤酒商品累计进口金额5.75亿美元,同比增长42.50%。中国啤酒市场量大、利润低,而随着啤酒市场“高端化”趋势增强,为国外进口啤酒提供了机遇。
进口啤酒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1是进口啤酒来源地的日益多元化,满足了中国消费者不同风味啤酒体验需求。2是进口啤酒十分注重消费者体验,顶着“外国货”的名号,满足了很多新生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品牌归属。
此外,市场基数和消费能力上面对于进口啤酒发展都存着这巨大潜力。加之中国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进口商品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进口啤酒的扩张。
不过,进口啤酒市场也有隐忧。对于进口啤酒在中国的走势,有业内专家表示:“进口啤酒大战越来越浓,零售价格也会进一步走低,谁能够笑到最后?不是价格最低或者品牌价格最高的,而是有很强的销售通路及懂得啤酒运营规律的公司,我判断今年做进口啤酒的80%会亏钱。
微酒
(责任编辑:admin)